正文 第1章 儀表禮儀(1 / 2)

儀表,即人的外表,包括容貌、舉止、姿態、風度等。在政務、商務、事務及社交場合,一個人的儀表不但可以體現他的文化修養,也可以反映他的審美趣味。穿著得體,不僅能贏得他人的信賴,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還能夠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著不當,舉止不雅,往往會降低了你的身份,損害你的形象。由此可見,儀表是一門藝術,它既要講究協調、色彩,也要注意場合、身份。同時它又是一種文化的體現。

要點一:青少年著裝禮儀

著裝,是指服裝的穿著,但它並不簡單指穿衣戴帽,著裝也講究禮儀。著裝既是門學問,也可以說是一門藝術。它是在自身年齡、身份、身材特點、審美情趣和閱曆修養的基礎之上,根據不同的時間、場合、目的和場地等相關因素對所穿的服裝進行合理的選擇、搭配和組合。力求樸素大方、整潔美觀,充分體現出青少年的自然美,展現出健康活潑的精神風貌。

規範要領:

1.著裝要適合年齡特點。青少年處在身體發育的階段,選擇服裝時應該從服裝的麵料、款式等各個方麵考慮。如:盡量穿純棉的衣服,衣服的領口、袖口、腰圍不要過緊,不穿緊身褲等,以免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

2.著裝要與身份相符合。作為學生,著裝應與學生身份、校園的環境和氛圍相符,應著力展現學生的自然美、健康美,展現青少年朝氣蓬勃的精神麵貌,不要過早地追求成人化、時尚化,更不可穿奇裝異服;

3.學生著裝注重樸素大方、整潔美觀,而不應一味攀比,追求名牌。名牌服裝並不能顯示一個人的魅力,而幹淨的領口、袖口、鞋子等卻能顯示出一個人良好的文明素養;

4.根據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的服裝,如:參加升旗儀式、到烈士陵園掃墓等嚴肅莊重的場合,著裝時應注意款式不要太花哨、太隨意,顏色不要太鮮豔,圖案不宜過於複雜,應表現出莊重大方;而參加“六·一”慶祝活動,新年聯歡會等活動,則可選擇色彩鮮豔、款式活潑的服裝以增添喜慶氣氛;再如,運動時應穿運動服和運動鞋,戶外散步時,可穿得休閑一些;

5.按要求穿校服。很多學校都有統一的校服,這有很多好處:

(1)校服是學生的標誌,是學生身份的象征。校服對同學們的思想和行為起著潛移默化的提醒、幫助和約束的作用;

(2)穿著校服有益於體現學校整齊、和諧、向上的校風、校貌,有益於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自覺遵守校規校紀的良好習慣;

(3)穿著校服避免了學生互相攀比、追求名牌,有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注意的細節:

1.服裝要搭配和諧、得體。著裝時應注意上裝和下裝的搭配,衣服和鞋的搭配,衣服和帽子的搭配,衣服和背包的搭配等等。如:穿運動裝時應搭配穿運動鞋,而穿西服或禮服時應穿皮鞋;同樣,穿正裝時不應佩戴運動帽、不應背運動包,這會讓人看起來覺得滑稽可笑;

2.著裝首先要講究整潔。衣服要幹淨,扣子要扣好,鞋帶要係牢,掉落的扣子及時縫補,鞋要保持潔淨無塵等,這些細節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文明習慣;

3.同學們在家可能著裝相對舒適隨意些,如遇有客人來訪,一定要換裝,且絕對不能穿背心、睡衣、拖鞋出入公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