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激流 第234章 黃蠻子逼宮(2 / 2)

黃鄴被問得啞口無言。隻是低著頭,不停的側視黃浩。黃浩嗬嗬一笑,大聲說道:“即便我們在西華敗了唐軍先鋒,又能如何?能保西華永遠不丟嗎?即使真的能夠保住西華不丟,又能如何?陛下能拿下陳州嗎?即便陛下拿下陳州,又能如何?您能重振大齊的江山嗎?”

“放肆!黃浩!你反了嗎?”

“哈哈哈哈!”黃浩突然放聲大笑,“陛下,浩兒沒有反。隻是覺得陛下已經難以給我大齊將士們一個應有的歸宿,所以想勸您聽我一言,早日解圍陳州,給將士們尋條生路。”

黃巢聞言龍顏大怒,騰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高聲喊道:“來人呀!給我把這個逆賊拿下!”

負責保護黃巢安全的金甲力士得令紛紛拔出橫刀,一齊向黃浩撲來。

黃浩並未驚慌,一把抽出腰刀,迎了上去。黃鄴則愣在原地,不知該走還是該留。

黃巢身為大齊皇帝,那些作為“禦前侍衛”的金甲力士都是萬裏挑一的猛士。然而,他們往黃浩身邊一站,還是有些相形見絀。“黃蠻子”絕非浪得虛名,雖然是以一敵十,卻絲毫不落下風,不斷有力士成為他的刀下之鬼。

黃鄴一見血,終於有些清醒了。事已至此,他們不可能再有退路。於是也拔出腰刀,衝上前去助戰。有了他的幫助,黃巢的衛士一個接一個的倒下。

黃巢此時已經年逾六旬,雖然也曾久經沙場,但自知不可能是黃浩的對手。眼見著自己的侍衛漸漸不敵,立即大聲呼喊林言,要在殿外值勤的功臣軍護駕。

結果,直到所有金甲力士命喪黃泉,也再沒有一個人進殿。

“林言也反了。是嗎?”

黃浩冷笑一聲:“叔父,您已經六十多歲了。可我們還年輕。我們怎麼可能願意給您陪葬呢?我們不是反了,我們隻是要給自己尋一條生路罷了。”

十一月中旬,陳州解圍。圍城的巢軍分成了兩部分,主力大約四萬人退軍陳州北麵的故陽裏。另有一部兩萬餘人,向南撤退,入了蔡州境內。

對於巢軍分裂的原因,唐軍沒有什麼太準確的情報,全是一些傳言。甚至於有傳聞說,巢軍發生兵變,黃巢已經被手下殺死了。

當然唐軍統帥李克用並不相信這種傳言。因為如果黃巢真的死了,巢軍不可能隻分裂成兩部。而是將會全軍潰散。

不過李克用此時並沒有心情去尋找真相,由於糧食用盡,他不得不暫時退軍許州,在忠武軍的轄區內補充糧草。

此時,身在亳州的朱溫得到一個讓他心急如焚的消息。故陽裏的四萬巢軍,突然拔營,向汴州方向去了。

朱溫不能不著急。此時的汴州隻有不足三千守軍,他的老婆孩子也都在城中。他第一時間從亳州回軍,同時給柘城的趙東陽下了命令,讓其火速回援汴州。畢竟柘城距離汴州比亳州更近。他還親自修書一封,向正在許州的李克用求援。

趙東陽接到命令,知道自己立功的機會又來了。這個時候,誰能救汴州,誰在朱溫心中的地位就會提升一大截。他決定毫無保留的援救汴州,把自己在柘城的全部家底,一千五百名天宋軍騎兵,全都領了出來,晝夜兼程,趕往汴州。

巢軍的行軍速度非常快,短短兩天時間,就行了百餘裏,到達了汴州城南七十裏處的尉氏縣。

尉氏隻有區區數百守軍,麵對數萬巢軍,根本無人抵抗,很快就陷落了。

尉氏城中,指揮這支巢軍的,並非黃巢,也不是黃浩,而是林言。

原來,黃浩、黃鄴、林言三人合謀兵變之後,卻在接下來的行進路線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黃浩認為,陳州西、北、東三個方向都有唐軍,且忠武、宣武、感化等鎮都是大唐強藩,因此隻有向南一條活路。而且南麵的蔡州又是與黃巢聯合的秦宗權的地盤,因此他建議全軍向南行進。

對此,黃巢的外甥,功臣軍使林言卻持有完全相反的看法。在他看來,秦宗權是個反複小人,又是野心勃勃之輩,根本不可能容得下數萬巢軍。因此向南極為凶險。而向北,雖然看上去唐軍十分強大,可汴州的宣武軍就是一處薄弱環節。宣武軍此時是中原諸鎮之中最為弱小的一個,不可能抵擋住六萬齊軍的攻擊。如果奪得汴州,北臨黃河,就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麵了。要比往南走更為理想。

林言站在尉氏城頭,遙望北方的汴州,說道:“我一定會證明,我才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