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激流 第224章 南詔國逼親(2 / 2)

“好了,不要說了。”張尋打斷了燕宇信,“這件事,我知道了。你回去之後,繼續嚴密監視劉莀和田匡榮的舉動。但是先不要打草驚蛇。一切等我回去之後處理。”

“屬下明白!”

盡管情況不容樂觀,張尋還是希望劉莀肚子裏的孩子是馬釗的。他想等劉莀生了之後,再對其進行收監。否則萬一動了胎氣,就真的對不起馬釗了。田匡榮,就讓你再逍遙幾日!張尋咬牙切齒的說道。

打發走了燕宇信,張尋就去了楊複光的府邸。楊複光恰好在府上,二人聊了聊張尋在長安的見聞,楊複光歎息道:“沒有十年八年,長安是難以恢複元氣嘍!”言語間頗為悲戚。

“楊公不必心憂。長安的城垣能毀,王者之氣卻毀不掉。想當年,安祿山和吐蕃人都攻陷過長安,結果長安不依然是百年帝都?長安長安,長治久安,這名字可不是哪座城都有資格叫的。”張尋顯然是在勸慰楊複光。

“唉,這幫該死的胡人。”楊複光聽張尋提起了安祿山和吐蕃人,又想起了一件事。“覓仙啊,有件事你可聽說了?沙陀人李克用,就要領兵南下了。”

“我知道。是朱全忠、周岌、時溥三人求來的援軍。他們三個聯名上書,保舉李克用做了河東節度使。”

“東南西北四大招討使,就你自己沒有聯名,就不怕得罪李克用嗎?”

“嗬,不過是一個沒開化的胡虜,我會怕他?其實這也未必是壞事。有沙陀人助戰,或許能早日徹底剿滅黃巢。我忠義軍經過關中苦戰,早已府庫枯竭,需要一段時間休養生息,對於討賊,還真是有心無力啊。”

楊複光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兩個人都各自陷入了沉思,談話出現了短暫的中斷。就在這時,楊複光的手下人送來了一封信。張尋用餘光瞟到了信封上的字跡,好像是楊複光的堂哥楊複恭寄過來的。

楊複光沒有避諱張尋,當即拆開了信。他大略讀了一遍,卻臉色大變。口中喃喃自語道:“蕞爾小邦!欺人太甚!蕞爾小邦!欺人太甚……”

楊複光念叨了幾遍,忽然騰地站了起來。然而還沒站穩,身子就突然一晃,向側後栽了過去。他伸手似乎想扶椅子,卻扶了空,直接仰麵朝天栽倒在地。後腦重重的磕在了地上。一切都發生在一瞬間,坐在一旁的張尋根本來不及扶一把。

張尋和楊複光的親隨們一起,將楊複光抬到了床上。人雖然還有氣,但是已經昏迷不醒了。楊府上下頓時亂成了一團。

張尋盡管不是醫生,但根據楊複光的發病情況判斷,十有八九是怒氣上湧,導致腦出血或梗塞了,在古代統稱為中風。這種病無論在後世還是在唐代,都是防不勝防的突發疾病。楊複光十有八九是醒不過來了。張尋真沒想到,他竟然能送楊複光最後一程。

等待郎中的間隙,張尋好奇的打開了楊複恭的信。他想知道信裏究竟寫了什麼。

張尋一目十行的看完,不禁長歎了一口氣。沒想到楊複光竟然是被這件事氣死的。

楊複恭信上說,大概一個月前,南詔國的使者楊奇肱到了西川,要迎娶公主。但因此時長安已經收複,天子即將回鑾,與南詔和親的迫切性已經不存在了。天子遂命令西川節度使陳敬瑄作書,推辭說“儀物未備,俟還京邑,然後出降。”希望能夠拖延了事。沒想到,南詔使者楊奇肱不接受這個說辭,竟然直抵成都,上門討親,直言娶不回公主就不走了。由於婚約在先,唐天子李儇畢竟理虧,奈何不了楊奇肱,遂征求田令孜、楊複恭等重臣的意見,讓他們想辦法。楊複恭拿不定主意,才寫信問楊複光。

南詔本是一個邊陲小國。當初向大唐搖尾乞憐,才借兵統一六詔而立國。沒想到如今唐室衰微,南詔使者竟然如此囂張跋扈,上門逼親。聽說這樣的事,難怪楊複光會暴怒。

張尋將信狠狠丟到一邊,心想,南詔遠在雲南,自己暫時無力插手這件事。看來,雖然幫安化公主逃脫了下嫁的命運,終究還是會有宗室女難逃厄運。這筆賬,一定要給南詔國記下!總有一天,要讓其連本帶利一起償還!

張尋正想著,契必阿大忽然從外麵進了來,壓低聲音說道:“侯爺,楊公的府邸已在我忠武二軍控製之下。保證不會走漏一點消息!”

“很好。以楊公的名義,通知其他七個都將立即來這裏議事。尤其是鹿晏弘。”張尋麵色陰沉的補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