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科技培訓的教學手段落後
目前農村科技培訓教學中運用的培訓的手段主要是以電視、V C D等為主,教學手段落後,在農村由於受資金、觀念等條件限製而不能使用多煤體等先進教學設施,受這個條件的限製大量新的科技信息與科學技術成果不能及時掌握運用,農業科技水平也不能夠很快提高。農民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也不能被有效解決。
二、解決問題的應對方法
1.創新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形式
創新形式、改進內容,能夠吸引農民主動參加科技培訓,教學形式服務於教學內容,隻有不斷吸收新的教學理念更新教學形式,,才能更好地為教學內容服務。我校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堅持實用、實效的原則,根據實地調查農民的實際需要確定培訓內容,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培訓,做到理論講座與現場傳授相結合;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傳統教學與現代傳媒手段相結合;經驗交流與專業考察相結合;通過多種培訓方式讓農民理解、掌握培訓內容,加強培訓成效。
2.培訓內容要注重聯係實際,增強培訓的實效
在舉辦科技培訓班時要堅持實用、實效、實際的原則,培訓的內容要有針對性,要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因地製宜、與當地的生產實際相結合,培訓的內容是目前農民最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要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特點,進行不同專業技術的培訓,在生產技術上為農民答疑解惑,由於農業生產的時效性要求,在舉辦培訓班時要結合農時培訓,是培訓與農業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在農業生產實踐中應用新技術、新品種,農業技術人員要下到農村中去,了解農民的需求,向農民推廣新技術、新品種,並在農業生產中及時給予農民技術上的指導,增加培訓的針對性;調查農民的實際需要培訓內容要與學員工作內容和就業趨向相結合,根據培訓對象的要求,在培訓內容上做適當調整。
3.改革培訓方法
農業培訓要受到農民的歡迎還要提高培訓的效率,就要傳統的授課方式,從形象直觀的角度、本著易於接受的教學原則,改革新授課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媒體進行教學、把課堂講授與現場教學相結合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利用多種教學形式吸引授課人的注意,將現代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結合在一起,因人施教對不同知識層麵農民的培訓采取不同的培訓方法,如果農民自身素質不高就要適當減少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多舉辦實踐教學,讓農業技術人員主動參與農業生產走到田間地頭進行農民進行現場農業技術指導,以彌補培訓人員論方麵的不足,實現理論與實踐培訓相結合,從而使農民的實際技術水平得到提高達到我們舉辦科技培訓的目標。通過舉辦這樣的培訓班使農民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4.培訓後的跟蹤調查活動
為了加強培訓效果,在培訓結束後,要對培訓的效果進行反饋,開展確實有效的措施進行跟蹤調查活動。對農民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困難提供建設性的意見,調查可以采取入戶調查、電話回訪、問卷調查等形式。通過跟蹤調查及時了解培訓的效果,對農民反映的培訓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仔細研究、認真解決,跟蹤調查可以促進雙方之間的信息的交流,及時了解農民所需所想,使培訓雙方形成良性互動,提高培訓效果。
三、結語
農民是農業的基礎,一個國家的農業如果農民的素質低下,這個國家的農業也不會發達,所以提高農民的素質,培養一批覺悟高、善經營、懂科技的農業帶頭人,是我國目前的緊要任務,在這些新農民的帶領下使我國農業經濟穩步發展,逐漸擺脫過去單一的農村產業鏈條,引導我國農業走向健康發展之路,是我國農業今後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郭亞娟.李繼泉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成人教育.2011(06)
[2]奚惠鵬.當前我市農民科學素質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科協通訊.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