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日照觀測注意事項(2 / 2)

1.藥液配製藥品比例要合適。在配製藥液時要嚴格按照《地麵氣象觀測規範》中所規定的配方,即:赤鐵鹽與水的比例為1:10,枸櫞酸鐵銨與水的比例為3:10,在這樣的範圍內效果較好。

2.塗藥前務必先用脫脂棉將日照紙表麵擦淨,以去掉日照紙表麵上的油脂、灰塵等,使得日照紙可以均勻吸藥。

3.塗刷日照紙一定要在暗處或夜間弱燈光(最好是40瓦以下的白熾燈)下進行。紙上的顏色要淡橘黃色。由於藥品的質量不穩定,所以在正式塗刷前先要在其它白紙上塗刷一張看一看是不是呈淡橘黃色,如不理想就適當調整藥品的用量。

4.塗刷要均勻。塗藥時,用力要適中,要塗得薄而均勻,嚴禁藥塗不到邊。塗刷時脫脂棉球蘸藥液不要太多(蘸藥液多了要擠去或灑掉),輕輕地橫刷一次,再豎刷一次或二次,操作要快(也就是說,不能讓紙把藥水先吸進去)。

5.塗好藥的日照紙,應在暗處陰幹後暗藏備用,嚴防感光。這一點,一定要按規範要求正確操作,保證塗藥質量。每次塗刷日照紙數量不宜太多,一般夏季可控製在15張以內,冬季可稍多些。塗得太多會使未用的日照紙受潮、感光,使用時其感光跡線變淺與底色的反差不明顯,從而影響了感光跡線的辨認,造成記錄失真。

四、日照紙更換與記錄整理

1.日照必須在日落後換紙,防止感光。即使是全天陰雨,無日照記錄,也應照常換下,以備日後查找。

2.換紙前先檢查日照紙是否可用。主要是兩個方麵:一是日照紙是否受潮、感光,感光效果好的日照紙顏色一般是淡橘黃色。有條件的可以使用台燈進行感光效果檢驗:取一張日照紙放在台燈下(最好是日光燈)照3-5秒,看日照紙顏色是否變藍。感光好的日照紙變藍快,否則變藍慢,沒有感光的不變色。二是參照前一天的日照紙檢查日照紙的可照範圍是否塗滿藥水。

3.上紙時,注意使紙上的10時線對準筒口的白線,14時線對準筒底的白線,壓上壓紙條後,複查是否對準,然後用手電照筒上的進光孔,檢查進光孔是否堵塞。

4.日照跡線的整理

4.1在整理記錄時,日照跡線開始和終止時刻的跡線統計很重要,其開始和終止兩端常常難以辨認,這是因為日出或日落前後光線逐漸增強或逐漸減弱,反映在日照紙上,就是日照跡線顯得較為模糊不清。這時,可以把日照紙拿在手上,側著燈光,順著跡線的趨勢去觀察開始和終止時刻,此法要比將日照紙放在桌麵上整體看要準確。

4.2計算日照時數時,要翻閱氣簿-1中雲和能見度的記載,並到值班日記看看上一班值班員有無交待,然後再詢問交班員當時的天氣實況,以確保日照觀測的真實性、正確性。

4.3日照時數不可超過最大可照時數,最大可照在《OSSMO》工具菜單中找到,同時可以參考日出日落時間表。

4.4最後應以感光跡線的長短,在其下描畫鉛筆線。畫完後,先不要寫日照時數,先放到足量的清水中泡3-5分鍾拿出,待陰幹後,在複驗感光跡線與鉛筆線是否一致,確定一致後再用鉛筆計算各時的日照時數。

五、結束語

暗筒式日照計是一種常用的氣象觀測儀器,日照計的安裝、日照紙塗刷的質量以及陽光能否順利通過小孔,都會引起日照時數的誤差。因此,觀測員在日常值班時,隻要隨時注意天氣情況,按照規範規定進行觀測,就能保證取得準確、連續的日照時數。

參考文獻

[1]地麵氣象觀測規範 北京:氣象出版社 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