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相夫教子,竟換來丈夫與小三公然舉辦婚禮;忍辱求和,丈夫卻執意要與小三結婚;悲憤之下決定起訴,卻又顧及兩個女兒的未來……究竟這場荒唐至極的重婚鬧劇,要怎樣收場?她所遭受的屈辱又是否能得到正義的伸張?

【案件回放】

那傷心的一幕

每天早上6點,35歲的張菊作為家庭主婦的一天就拉開了帷幕:起床,做飯,送女兒上學,買菜,做家務,這些就是她每天的“工作”,她早已習慣了這一切。

姐妹們都說她是3個孩子的媽,其中2個是她的女兒,另一個是她老公。雖是玩笑,其實並不假,這些年,張菊一直像照顧孩子似的照顧丈夫付振,他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務、孩子一概不用操心。

姐妹們說張菊傻,可她自己卻不覺得。男人就是家裏的天,每天在外麵掙錢不容易,身為妻子就該做好賢內助。

張菊出生在皖南山區,一個本鄉人都不知道的小村子裏,貧寒的家境加上眾多的兄弟姐妹,讓她連學校的門都沒進過。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麵的世界,這事兒張菊也曾偷偷幻想過,但也隻是幻想,她知道,自己會像村裏大多數女孩子一樣,在大山裏嫁人生子,揣著那個走出去的夢過完一輩子……

然而20歲那年,一位遠方親戚的突然到訪改變了這一切,親戚說他打工的地方有個開鐵匠鋪的小夥想找個山裏的老實姑娘當媳婦,他就想到了張菊。小夥子也很大方,給了張菊家不少聘禮,就這樣,帶著慶幸和感激,張菊嫁到了那個長江邊上的古縣城。

婚後,張菊覺得親戚的話沒錯,自己真的是“糠籮跳到米籮裏了”。付振很聰明,也很能幹,把鐵匠鋪經營得有聲有色,還雇了幾個幫工。勤快的張菊每天燒飯、做菜、洗衣服,有時還幫著付振下原料,幹起活來不輸給男人。付振對這個山裏媳婦很是滿意,夫妻倆一個主外,一個主內,日子忙碌卻也甜蜜。不久,兩個女兒接連出生,喜悅之餘,張菊也因為沒能生出兒子而有些愧對丈夫。

一晃10年過去了,付振的生意越做越大,當初的鐵匠鋪漸漸發展成了一個規模不小的金屬材料加工廠,還聘請了百餘名工人。一家人搬進了120平方米的大房子,戶口也隨之遷進了市裏。

自己成城裏人了!張菊有點兒不敢相信,她甚至擔心自己是不是把一輩子的福氣都提前用完了。可是,日子雖然越過越好,丈夫卻也越來越忙,有時一個星期都很難回一次家。雖然失落,張菊卻從未有過埋怨,而是把家裏的一切都照顧得盡善盡美,隻要丈夫回來,就百般嗬護。

農曆七月七是他們結婚10周年大慶的日子,付振已有一個星期沒回來了,但今天他肯定會回來。一早,張菊就到菜市場買了很多菜,還特意換上了一件新買的連衣裙,她的心情特別好,一邊做飯一邊哼起了山歌……

突然,一陣重重的砸門聲打斷了張菊的山歌,哪個冒失鬼敲門這麼重?一邊嘀咕著,張菊一邊打開了門。門外站著幾個平時與她交好的幾個姐妹,大家神色都異常凝重,李姐甚至流著眼淚。

“出什麼事了?你們怎麼一起來了?”張菊有些害怕。“你還不知道啊?”姐妹們又氣又心疼地問。張菊茫然地搖搖頭。大家夥兒不由分說,解掉她的圍裙,拖著她就往外走。張菊驚慌地喊著:“你們拉我去哪?我在燒菜呢!孩子爸一會回來該找不到我了!”“孩子爸?你家孩子爸在外麵正跟別的女人結婚呢!你這個笨女人呦……”李姐哭喊道。張菊一下子僵住了,以為自己聽錯了,“開什麼玩笑啊,這怎麼可能!”幾個人不再解釋,把煤氣灶一關,直接推著張菊上了其中一個姐妹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