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梯色魔”VS大學老師,“紳士”背後那顆狂燥的心3(2 / 2)

2015年1月4日,大連市沙河口區法院不公開審理此案。麵對鐵證如山,被告古月華在法庭上供認了自己的犯罪事實。沙河口區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古月華違背婦女意誌,采取暴力手段強奸婦女多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構成強奸罪。被告律師提出,被告人如實供述犯罪事實,係初犯,其主觀惡性小,建議法庭減輕處罰。以上說法法庭均不接受。

大連市沙河口區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三款(二)項、第二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之規定,一審作出判決,古月華犯強奸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判決後,被告未上訴,此案於今年2月下旬生效。

每一個不合理現象的背後,總能找到一個合理的原因和路徑。每個生命今天的自己,都是過往無數個或灰暗、或光明的人生經曆的總和。隨著我們對社會認知的加深,會發現這個社會的坐標係日趨多元,每個人,都是由一個個複雜的坐標係建構而成,他(她)可能既是專業的精英,也是道德上的小人;可能在鏡頭前涕淚交加,聲情並茂,卻同時在人後狡詐狠辣,步步為營……

從本文主人公古月華的人生軌跡來看,其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跟著母親生活,母親對他管教極嚴,古月華雖然從小學習好,但從某種層麵上說,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討好”母親。隻要母親高興,贏得目前的讚揚,他的心裏才會有成就感、滿足感。但長此以往,他的內心極為壓抑,使得扭曲的心理紮下根來。其後,他擁有了一名事業心強的妻子,有了一份令人羨慕的職業。按照正常的理解,他事業有成,家庭幸福,該有的都有了,但他心理的壓抑感不但沒隨著時間流逝減少,反而越積越多,他覺得需要用一種方式來發泄這種壓抑感。可惜的是,他沒有選擇正確而科學的排鬱方法,反而選擇了犯罪,用違法手段舒緩心理壓抑。

現代人在生活、工作中都會遇到各種壓力,出現種種心理問題,這並不奇怪。有的人能積極尋找解壓的方法,這不但對個人對家庭有好處,對整個社會也是有益的;而有的人卻找不到釋放壓力的渠道,扭曲了心靈,以一種變態的方式緩解壓力,並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關注自我心理健康,避免出現極端事件,是每個社會成員對社會、家庭的責任。希望本文主人公的經曆,能給全社會敲響關愛心理健康的警鍾。

(因涉及隱私,文中被害人均為化名。)

文/澄萍;責編/鄧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