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裏登陸戰和進軍意大利(2)(1 / 3)

巴多格利奧政府所想的隻是改換門庭,在不蒙受正式投降的奇恥大辱的前提下,加入英、美的反德聯盟。但是,羅斯福和丘吉爾對於國內公眾反對在北非與“達爾朗進行交易”的情景記憶猶新,不願意把意大利當做回頭浪子。此外,他們還受到自己提出的“無條件投降”的原則的約束。經過長時間而又緊張的秘密談判(這種談判簡直使人想起間諜小說中所慣有的那種傳奇色彩),雙方終於做成了交易。意大利將宣布投降,退出戰爭,生效日期為薩勒諾登陸日。從那時起,追隨巴多格利奧政府的意大利部隊將對德作戰。意大利的海、空軍則應開往指定地點,接受同盟國的指揮。這樣,盟軍在薩勒諾和勒佐加拉勃利亞登陸的一個主要目的尚在攻擊開始之前就已達到。

鑒手德國不斷向意大利調入軍隊,巴多格利奧要求盟軍將其主要登陸改在羅馬以北實施,並在羅馬空降一個師。他還答應讓意大利軍隊在盟軍的登陸海灘和羅馬附近加入盟軍。艾森豪威爾十分讚賞巴多格利奧的計劃。但是,由於猶豫、兵力不足以及談判雙方缺乏信任,這一計劃終成泡影。盟軍仍按原定計劃在薩勒諾登陸,而且連登陸的地點也不敢通知他們過去的敵人。因此,意大利人便無法支援入侵部隊。

與此同時,薩勒諾登陸作戰的準備工作正在進行。當時的情況比在準備西西裏作戰時還要困難。在這次突擊中,休伊特將軍負責指揮盟軍所有的兩棲部隊。這些部隊大體分為:英國的北部攻擊部隊,遣送2個師;美國的南部攻擊部隊,也遣送2個師;另有2個師乘船在海上作為第二梯隊。按預定計劃,26艘運輸艦、120艘坦克登陸艦和90艘坦克登陸艇將在薩勒諾灣內相隔約8英裏的兩組海灘上遣送部隊上陸。盟軍的這次登陸將得到7艘巡洋艦(其中3艘為美艦)、2艘淺水重炮艦和35艘驅逐艦,以及一支由5艘護航航空母艦和10艘驅逐艦組成的航空母艦支援部隊的支援。英國皇家海軍還提供一支由4艘戰列艦、艦隊航空母艦“光輝”號和“可畏”號以及20艘驅逐艦組成的掩護部隊。這支掩護部隊除了抗擊敵人的水上攻擊外,還負責為航空母艦支援部隊進行戰鬥空中巡邏。

盟軍進攻的直接目標是薩勒諾港及其城市、蒙特科維諾機場和通往那不勒斯的山間隘口。這些目標都交由英軍和美國登陸襲擊隊去奪取。美軍將從南麵掩護英軍的翼側,擴大登陸場的縱深和寬度,然後,與從勒佐加拉勃利亞北上的蒙哥馬利第8集團軍會合。可是,由於蒙哥馬利要求派大量的炮兵支援,以掩護其部隊橫渡墨西拿海峽,因而大大減少了第8集團軍與在薩勒諾登陸部隊會合的可能性。蒙哥馬利的上述要求直到9月3日才得到滿足,第8集團軍實際上是在毫無遭受抵抗的情況下渡過了海峽。

作為登陸地點,薩勒諾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海灘後麵易於識別的山峰既為登陸突擊部隊提供了最好的地標,又是敵人最佳的觀察點和防禦火炮陣地,而且還可作為守軍實施反擊的中間整備地區。這裏的海灘比西西裏的海灘坡度小,近海障礙物也少,有些地段還適合坦克登陸艦直接抵灘登陸。但另一方麵,薩勒諾灣又適宜布雷,盟軍情報機構很遲才獲悉,灣內布有大量水雷。因此,在由艦到岸的運動開始之前,必須首先進行廣泛的掃雷。這就意味著,運輸艦不得不在距海灘9至12海裏的地方將部隊換乘到登陸艇上。鑒於上述情況,盟軍需要將複雜的登陸計劃全部進行重新安排。

薩勒諾的空中支援準備比在西西裏作戰的情況要好些。其中一個很大的優越條件是有護航航空母艦擔任直接支援。此外,艾森豪威爾要求空軍更密切地與陸、海軍配合。當時,休伊特將軍已將其指揮部設在兩棲指揮艦“安康”號上。“安康”號是由一艘客貨船改裝而成的,裝備有精良的無線電通信設備和雷達,艦上有一位空軍將領領導著一個戰鬥機控製組。另外,還有兩艘備用的戰鬥機指揮艦。由於使用了高性能的陸軍P-51型飛機(駕駛員係由海軍飛行員訓練),海軍艦炮支援的空中校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但是,在其他方麵,薩勒諾作戰的計劃則不如西西裏時的精確和富有效力。由於計劃人員很難得到最高指揮部在人員、物資方麵的有力保證,因此,即使兩棲部隊在向登陸場航渡過程中,計劃仍在不斷變更。這種顯而易見的優柔寡斷激怒了部隊的指揮官,因為他們並不知道導致這些變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當時正在絕密地進行和平談判,知道此事的不超過12個人。在最後時刻導致計劃變更的還有其他一些原因。例如,盟軍需要優先考慮把某些裝備調撥給第8集團軍,當時,該集團軍正從意大利的“趾部”地區步履艱難地向北推進。此外,正當實施薩勒諾作戰的特混艦隊在航渡途中,包括美艦“波依斯”號在內的幾艘艦炮支援巡洋艦卻被調去加入坎寧安元帥指揮的艦隊,這支艦隊的任務是在意大利艦隊按照停火協定駛出塔蘭托投降時占領塔蘭托這個大型海軍基地。

如同在“愛斯基摩人”作戰開始之前那樣,陸軍再一次堅持登陸要在夜裏進行,而且取消上陸前的艦炮火力支援。對此,休伊特將軍也再次徒勞地提出了反對意見。他爭辯說,完全的突然性是不可能的,而且黑暗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混亂。德國空軍對比塞大已實施了兩次襲擊,而這些襲擊活動絕不是盲目的,因為比塞大是上陸工具的主要會集點。此外,敵人的偵察飛機無疑會發現正向登陸場進發的突擊部隊。薩勒諾是通往意大利最好的港口——那不勒斯的要地,而且恰好位於駐西西裏的戰鬥機的最大戰鬥半徑以內。因此,無論如何,軸心國的最高統帥部必定已注意到此處很可能是盟軍的入侵之地。但是,陸軍指揮官對此卻無動於衷。他們堅持說,盡管敵人可能會懷疑盟軍將在薩勒諾登陸,但是,能達成一點突然性總比沒有一點突然性要好。實施炮擊隻能暴露自己,把更多的德軍吸引到海灘來,而又不能徹底摧毀敵人的防禦。因此,根據陸軍的決定,盟軍在薩勒諾沒有進行艦炮火力準備,而且在美軍登陸地段,當突擊波接近海灘時,甚至沒有任何支援兵力。

實際上,德軍在薩勒諾的兵力達到了師的規模。正如我們已經知道的,當德軍最高統帥部懷疑巴多格利奧政府正在與同盟國談判時,他們不失時機地派出幾個師去接管意大利。到薩勒諾突擊開始時,在意大利北部,德軍已集結了8個德國師,由埃爾溫·隆美爾陸軍元帥指揮;在意大利中部和南部,也集結了8個師,由埃伯特·凱塞林陸軍元帥指揮。凱塞林已在意大利南部做好了防禦準備,以抗擊盟軍的登陸。由於兵力不足,凱塞林不能阻止蒙哥馬利的部隊從勒佐加拉勃利亞向北推進,因此,他派出兩個師對英軍進行一種阻滯戰,其餘的師則用來保護羅馬和那不勒斯地區。凱塞林也考慮到了休伊特將軍所提出的那些理由,估計盟軍可能會在薩勒諾登陸,於是,他命令駐守在那裏的第16裝甲師的大部分兵力和一個傘兵團在登陸地區及其後麵構築工事。德國人及時趕到了薩勒諾,在海灘上敷設了地雷和鐵絲網,在薩勒諾灣布設了水雷,從山上一直到海邊都配置了火炮;此外,還部署了坦克,以進行反突擊。凱塞林還擬製了迅速向薩勒諾調集兵力的計劃。總之,德國人想方設法,極盡最大努力把薩勒諾地區建成了一個盟軍登陸部隊難以對付的馬蜂窩。在戰鬥初期,德國人確實有可能把盟軍一舉趕下大海,或者至少能以盟軍所不及的速度增援自己的部隊,從而能在幾天之後有效地進行反擊。

可是,一個嚴重的失策破壞了凱塞林的準備工作。他的上級拒絕向那不勒斯地區增調兵力。在隆美爾的影響下,希特勒原先打算將部隊撤至羅馬以北;經過凱塞林的勸說,才同意在南部進行抵抗。隆美爾比希特勒的大部分將領都通曉海上作戰。他十分清楚地看到,地中海已不再是同盟國海軍的障礙了,意大利海岸有利於盟軍迂回包抄和切斷駐意大利的德軍的退路。而從亞德裏亞海橫跨意大利北部,一直延伸到熱那亞灣的亞平寧山脈則構成了一座防禦者的屏障,守方據此可以以少敵眾。希特勒折衷地采納了隆美爾和凱塞林的建議,但對他們的爭執未置可否。他命令凱塞林在意大利南部進行抵抗,但又不給他調派足夠的兵力來防守薩勒諾和那不勒斯。

9月3日至6日,參加薩勒諾登陸突擊的各部隊分別從奧蘭、阿爾及爾、比塞大和的黎波裏出發,並在西西裏以北與從巴勒莫和特爾米尼出發的部隊會合,然後於9月8日(D-1日)向薩勒諾駛進。在航渡過程中,盟軍的特混艦隊遭到了德國飛機的襲擊,一艘坦克登陸艇被擊沉,另有幾艘艦艇被擊傷。

9月8日18時30分,當盟軍的攻擊部隊抵近薩勒諾灣時,艾森豪威爾將軍通過無線電廣播了意大利的停火聲明。巴多格利奧在羅馬的廣播也進一步證實了這一消息。接著,巴多格利奧便和國王一起逃到布林的西,撇下了一個無人掌管的首都。對德國人來說,艾森豪威爾將軍的廣播則成了他們實施精心計劃的“軸心”行動(即解除意大利軍隊的武裝,接管意大利的所有政權機構和通信設施)的信號。德軍迅速完成了這一行動計劃,隻遇到了微弱的抵抗,得以逃脫的隻有意大利艦隊和一些空軍部隊。被繳械的意大利部隊大部分解散,成為平民。墨索裏尼被德國人救出,充當了在意大利北部的一個傀儡政府的首腦。

開赴薩勒諾的第5集團軍以十分欣喜的心情對待艾森豪威爾宣布的這一消息,並確信戰爭已經結束。高級軍官們發現,他們很難說服部隊相信:雖然意大利已停止了戰鬥,但還有大量的德軍準備進行抵抗。

薩勒諾的突擊登陸與第二梯隊登陸

這一次,航渡中的突擊部隊破例遇上了好天氣。薩勒諾海岸的拍岸浪不大。運輸艦和登陸艦艇上的部隊盡管由於炎熱而坐立不安,但他們自我安慰地錯誤認為在薩勒諾等待他們的隻是業已投降的意大利軍隊,因而麻痹大意,不象在西西裏作戰時那樣焦慮不安。

午夜時分,運載美軍的運輸艦駛抵薩勒諾灣南部附近的陣位。掃雷艦率先清掃通向海岸的水道。偵察艇根據遠處隱現的死火山用雷達進行測位,然後駛近海岸,到達各自預定的海灘,向海上發出閃光信號。車輛人員登陸艇在進行吊架裝載之後下水,解開纜繩,開始不停地兜圈子,以等待艇波的其他艇隻。當所有的艇到齊後,它們便開足馬力,借著夜色,衝向距岸6000碼的出發線。然後根據信號從這裏出發駛向海灘。這時,已經飽嚐暈船之苦的部隊,心情漸漸緊張起來。偵察艇的乘員們聽到了岸上傳來的機器的隆隆聲,看到了車燈的閃光。這是德軍的摩托化部隊正開向水線,準備實施抗登陸。但是,這一帶的敵軍並沒有立即開火。在H時(即淩晨3時30分),當第一登陸艇波接近海灘時,岸上突然響起了英語的廣播聲:“趕快上陸投降!你們已被包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