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靚湯秀
餐前喝上幾口熱湯,這樣可以"通知"胃開始工作,刺激胃液分泌,有利於消化吸收。冬至以後,天氣漸涼,寒意襲人。趕著暮色下班回家的你,晚飯前如果能喝上一碗熱騰騰的鮮湯,身子暖和,心裏便也暖融融的了。寒冷的季節,是煲湯進補的好時節,魚、海參等海鮮類是煲湯可選用的上好原料。海鮮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用之煲湯,湯醇而不膩,濃而不油。美美地喝上一碗,回味悠長。再者,入冬以後,咳嗽者多常見,北方天氣又十分幹燥,滋養去火的魚湯、海鮮湯,可謂是調理的佳肴。愛好美食、關心養生的你不妨一試,今冬享受精致生活從靚湯開始!
百合鯽魚湯
鯽魚甘、溫,《滇南本草》記載:"和五髒,通血脈,消積。"鯽魚與百合作湯,可以滋補清降。適合於虛熱、虛咳或肺陰虛、肺燥、幹咳、癆嗽以及熱病後期的虛煩、驚悸、神誌恍惚。準備鯽魚多尾,約1000克,百合200克。鯽魚去鱗、鰓、內髒,洗淨,控幹水分,經油炸後,加開水、鹽煮爛,湯濾清;百合去掉雜質,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將魚、百合、魚湯放入沙鍋中,再輔以精鹽、生油各適量。旺火燒開,撇淨浮沫,改用小火煮熟。最後撒上胡椒粉,調好味即成。
鯉魚苦瓜湯
鯉魚性味甘平,其肉可止咳,消腫下氣,苦瓜則可去火。備淨鯉魚肉400克,苦瓜250克,醋、糖、鹽、味精各適量。將淨鯉魚肉用餐巾紙搌幹水分,切成片;苦瓜洗淨,一切兩半,去瓤、籽,用開水燙一下,撈出切片待用。湯鍋放清水用旺火燒開後,放入魚片及苦瓜片,加醋、糖、鹽調味後,用文火煮5分鍾,加味精即可起鍋。
鮑竹筍湯
這款湯可以滋陰潤燥,平肝滋陽,補氣益腎,還能減少腹壁脂肪貯積。主料需罐頭鮑50克、竹筍15克、豌豆苗50克。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高湯各適量。將竹筍放盆內,用溫水泡軟,輕輕搓洗幾次,洗淨泥沙,切成長條,放入沸水鍋內稍燙,撈入涼水中。鮑切成薄片,豆苗洗淨。在鍋內放入高湯,燒開,將竹筍和鮑肉片分別入沸鍋中燙一下,撈入湯盅。撇去湯中浮沫,加入調料即可。
雙色魚丸湯
此湯的特點是:湯清見底,味鮮而不膩,而魚又有暖胃和中的功效。適用於中氣虛弱、脾胃寒冷的人食用。湯料中牛肉、母雞、幹貝又有其食補之功效。首先,牛肉強筋骨、益氣血,而雞肉又適用於虛勞消瘦、補精添髓。備主料生魚、菠菜、豆苗、枸杞,用老母雞、牛肉、幹貝熬成清湯。將生魚取肉剁成魚泥去除魚筋,加蔥、薑、水、鹽、味精、胡椒粉、料酒,取一半魚泥加入打成汁的菠菜汁備用;鍋上火加水,把魚泥擠成小丸子,打去浮沫,撈入滾開的清湯,加入枸杞、豆苗即可。
濃湯燴三鮮
"陸有人參,海有海參",《隨息居飲食譜》載海參可"滋陰,補血,健陽,潤躁……"此湯鹹鮮適口,加之海參有補腎益精、養血潤燥的功效,雞肉又有滋補之功,鴿蛋有益氣之效,正值冬季,實為滋補之良飲。主料為海參、鴿蛋、蝦肉。這道湯製作過程中,準備奶湯是一個關鍵且比較複雜的過程。可選用老母雞、白條鴨、豬蹄、豬棒骨、牛肉其中幾種煲成湯,湯色白,味厚且濃鬱。加之用料講究,又沿用古法,正所謂"無雞不鮮,無鴨不香,無肚不白,無蹄不粘"。將海參洗淨,雞腿去骨、去皮切成1.5厘米的丁備用,鴿蛋煮熟去皮。將原料放入,加入蔥薑煸炒,下入奶湯燒開,加入鹽,味精、胡椒粉調好,把薑撈出下入三鮮料勾水澱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