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凱旋(2 / 2)

“父親為什麼不在家?”

“父親去打仗了!”

“他什麼時候回來?”

“快回來了!想必快了!”

自欒平懂事起,便開始這般詢問,每每問及此處,楊婉總是回答“快了!快回來了!”而這所謂的“快”,卻足足有一年有餘。時間一長,欒平便把此時忘在了腦後,繼續過他沒有父親的日子,對他而言,父親不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眼前獨子淡漠的眼神,讓欒奕的心不由揪了一下。他試著上前撫弄一下欒平滿頭烏黑的頭發,亦或者幹脆抱進懷中親上一口。

然而,在他靠向欒平的時候,卻發現欒平如臨大敵一般縮到了楊婉的懷裏,扭過頭不肯與欒奕對視。

楊婉見狀,向欒奕解釋,“孩子小,還有點認生,夫君莫要生氣。等時日長了,和當家熟悉了,便會親熱起來。”

欒奕暗暗為沒能給欒平一個擁有父愛的童年而懊悔。遂既尷尬一笑,“我自是省得,是我對不住平兒!”言訖,他又從懷裏取出那支跨越太行山途中親手雕製的小木馬,塞到欒平手中,“瞧,這是父親給平兒的禮物,喜歡嗎?”

欒平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但從他來回翻看木馬外形的表現,欒奕看出這個並不精致的禮物,還是蠻合欒平的心意。

正所謂血濃於水是人的天性,父親送給他的第一件禮物,值得他永久珍存。

見過家人,欒奕仍舊不得回家。因為按照慣例,大軍凱旋之後他還需要在皇宮大宴群臣以示慶賀。

酒宴上,少帝劉協一如既往沒有出現。不過對於他的缺席,文武百官似是已經司空見慣,對於空空如也的九五寶座置若罔聞,宴會的整個流程全部交由欒奕主持。

在樂曲伴奏下,百官興致頗高,接連不斷向欒奕敬酒。郭嘉、徐庶、毛玠、戲誌才拚了命的幫欒奕擋駕,卻終究還是沒能擋住百官們澎湃的熱情,被灌了個酩酊大醉。欒奕亦是醉的不省人事,豎著進橫著出,愣是被典韋著扛回的家。

直到第二日日上三竿時分,才從醉酒中蘇醒過來。晃晃發懵的腦袋抬眼一瞧,軍帳和行軍床已成昨日,眼前溫暖的軟床,以及枕邊的嬌妻蔡琰,才是家的象征。

直至此刻,欒奕才算真正明白“家是心靈港灣”的真正含義,隻有在這裏他才不必去理會朝廷上繁雜的事物,也不必去考慮什麼民間疾苦,更不必為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而操勞。在這處溫馨的所在裏,欒奕可以卸下工作中的麵具,做回真正的自己——一個男人,而不是眾人眼中高高在上的教主,人們的英雄。

想到這兒,欒奕心中暖暖的,猛吸一口屋中空氣,頓覺連家裏的空氣都比外麵香甜。他這番劇烈呼吸的舉動,驚醒了身畔的蔡琰,蔡琰抬起麵前,直視欒奕的麵龐問:“子奇為何歎息?”

“並非歎氣!隻是覺得……琰兒身上真香!”

聽了欒奕含情脈脈的言語,蔡琰麵頰一紅。端莊而又羞澀的舉動撩撥的欒奕一陣春心蕩漾。昨日一夜,因飲酒過多欒奕未能行房。今日,酒勁消去過半,酒後興起,頓時有了濃厚的“想法”。隨即捧起蔡琰的麵頰,將唇送了上去,卻被蔡琰一歪臉頰避了開來。

蔡琰道:“子奇,天都大亮了。琰兒今日中午還約了公公婆婆,以及幾位妹妹一起小聚。現在時間已經差不多了,就別再折騰了吧!”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個時候欒奕哪裏還顧得上這些,大被一扯,將自己和蔡琰裹個嚴嚴實實,趴在蔡琰身上便忙活起來。

可憐欒家上下一家老小在大廳左等欒奕不來,又等蔡琰不到。久候無果,老太太便派欒福前來查探。而後者來到蔡琰門前,僅聽動靜就知道屋裏在忙活什麼,又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將此事報予大家,遂將其中原委小聲告訴了老太太。

欒刁氏哈哈大笑,“這孩子,這幾年估計憋壞了!由著他吧!”

於是乎,一場家庭午宴就這樣變成了晚宴。

晚宴之前,承擔當家主母角色的蔡琰先一步更衣起身安排宴會一應事宜,而欒奕的其它妻妾,貂蟬、甄宓、楊婉、七巧,還有新入欒家的阿黎則守在廳裏或陪公婆說話,或互相攀談,亦或者在自己的作為上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