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番茄卷葉是何故

番茄卷葉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病毒病引起的卷葉

症狀:病毒病一般通過蚜蟲、粉虱等傳毒昆蟲傳播。感病植株矮小,葉片卷曲叢生,嚴重時葉片隻剩葉脈而無葉肉。防治措施:除選用抗病毒品種、實施輪作外,在發病初期,噴施高錳酸鉀1000倍液,可兼治病毒病和軟腐病等病害,也可在50公斤清水中加病毒A(K)100克、綠芬威50克和一遍淨25-30克,製成混合液噴霧防治,每6-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激素類藥害引起的卷葉

症狀:2,4-D和矮壯素等激素使用過多或濃度過高時,會使番茄葉片或生長點彎曲,新生葉不能正常展開,葉緣扭曲畸形,莖蔓凸起,顏色變淺。防治措施:可用天然芸苔素3000倍液防治。

生理性卷葉

症狀:番茄采收前後,第一果實葉片稍卷,或整株葉片卷曲成筒狀變脆。這主要是由於高溫幹旱,番茄葉片氣孔關閉而導致的。防治措施:在植株定植後至坐果前進行抗旱鍛煉,坐果後適時澆水施肥,並覆蓋遮陽網,做到晝蓋晚揭、陰天不蓋。

荼黃蟎為害引起的卷葉

症狀:葉片變窄、僵硬直立、皺縮或扭曲畸形,最後禿尖。防治措施:可用1.8%愛福丁3000倍液或20%蟎死淨2000倍液噴霧防治,每6-7天噴1次,連噴2-3次。

缺素症引起的卷葉

缺磷:病株葉背紫紅,葉片上出現褐色小點,下部葉片上卷,老葉變黃,葉尖黑褐色枯死。一般番茄苗期遇低溫會影響磷的吸收,土壤偏酸或粘實也易導致植株缺磷。防治措施:增施磷肥,噴施0.3%磷酸二氫鉀。

缺鎂:在第一花序膨大期,病株下部老葉失綠,葉脈間出現黃化現象,然後向上擴展,形成黃化斑葉,重者葉片僵硬或葉緣上卷。防治措施:增施氮、磷、鉀全素肥料或葉麵噴施硫酸鎂50-100倍液。

草莓輻照保鮮技術

草莓是多年生漿果,含有較高的維生素C,是一種高檔水果。但供應期短,很難保存。長時間貯藏方法是低溫溫速凍-18℃處理,但解凍後果實塌縮出水,已失去鮮果的風味,影響商品的品質。

國外把鈷六十輻射技術應用於草莓保鮮已有許多年。荷蘭於1976年FAO/IAEA/WHO專家委員會已推薦草莓輻照供食用,劑量為1-3kGy,92年輻照草莓進入美國市場。我國這方麵研究和應用開展較少。為使草莓輻射保鮮推向商業化並製定規範化工藝,我們進行了草莓輻射保鮮的輻照劑量、輻照對微生物及營養成分方麵的影響試驗。

一、 材料與方法

1、 實驗材料:草莓果實采自江蘇省鎮江市農科所草莓實驗大棚,品種:明寶,成熟度八成,無病斑、無畸變、顏色淡紅、果實大小一致。分別用聚乙烯盒單層排列包裝,對照組(未輻照)和輻照組均設6個重複。

2、 輻照與貯存 在江蘇省農科院原子能所小鈷室輻照時間4h,一半時間全方位翻轉,吸收劑量(kGy)1.0、2.0、3.0。吸收劑量用硫酸亞鐵劑量計測定。采摘後立即進行輻照處理,處理後立即放入冰箱中4℃冷藏。

二、結果

1、 在4℃下冷藏,隨著輻照劑量的提高腐爛指數逐漸降低,與對照相比,1kGy輻照,15天內腐爛指數降低23.9%,2kGy輻照降低65.9%,3kGy輻照則降低68.2%。2kGy、3kGy輻照15天內不但腐爛很少,而且色澤、硬度、口感無變化,所以草莓以2kGy、3kGy輻照可以顯著提高保鮮效果。

2、 草莓經鈷六十射線2.0、3.0kGy劑量輻照後,草莓上微生物部分被殺死,微生物初始總數降低,低溫(4℃)冷藏又抑製了草莓上微生物的生長,因而草莓爛速率大大降低。試驗還表明:輻照對草莓的維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無明顯影響。有的草莓栽培施用人畜烘便,采用3.0kGy射線輻照草莓果實,可以消除大腸杆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的汙染。

獼猴桃采收要點

適時采收:若采收過早,果硬味酸,無香皮皺,即便經過處理使肉質變軟,品質也差;若采收太晚,果心發硬,皮會木質化,香味也較為遜色。適宜的采收期為花後125-135天,一般在9月進行。

保護葉片:獼猴桃抗病蟲的能力很強,通常不需噴灑藥劑。秋季光照充足,溫度、水分等條件適宜,新梢停止旺長,且果實即將成熟或已經采摘,是光合作用積累營養的最佳時期,可適當澆水、葉麵噴肥,確保葉片完整、質厚、濃綠。

早施基肥:秋施基肥可提前到9月底,以有機肥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60%-70%,適當配施磷肥、鉀肥。

疏枝短截:入冬後至翌年1月底完成,避免因修剪太晚造成“傷流”。修剪方法主要有疏枝和短截,即疏剪過密的細弱枝,短截保留的結果母枝。4年生籬架每畝栽111棵,每棵留結果母枝10個,抽生30-40個結果枝,畝產量可達500-700公斤;;6年生以上籬架每畝栽55-56棵,每棵留60-80個結果母枝,抽生240-320個結果枝,畝產量可達1500-2000公斤。冬剪時,除選留結果母枝外,對老蔓上抽生的徒長枝若用於更新,可留5-6個芽剪截,餘者疏除。

柿子的鹽礬水貯藏

鹽礬水溶液由明礬和食鹽溶於水而成。明礬起保持果肉硬變的作用,不致軟化;食鹽有防腐作用。溶液配製的方法是:每50公廳開水中加食鹽1公斤,明礬0.25公斤,充分溶解冷卻後備用。

選用中、晚熟耐貯品種,細心采收,除去病、蟲、傷果。在潔淨的缸內倒入配好並冷卻的鹽礬水,慢慢地放入鮮柿,並用柿葉蓋在柿果上麵,以竹條壓住,使柿果完全浸沒在溶液中。如水分減少須隨時添加。此法可將柿果貯存到春節。若操作適宜可放到次年4~5月份。這種方法貯藏的同時將柿子脫澀,貯後的柿子色澤鮮豔,脆甜宜人,耐貯運,但略帶鹹味。這種貯藏方法,技術要求很嚴格,所用的容器必須十分潔淨。柿果質量好壞與鹽、礬配合的比例有關,必須根據品種,成熟度等靈活運用。

如何確定果品的最佳采收期

果樹栽培管理中,采收是影響果品質量、產量、耐貯性、抗病性和經濟收入的關鍵。果農朋友學會正確判斷果品的最佳采收期很有必要。我們以蘋果為例,介紹確定果品最佳采收期的方法:看果皮顏色絕大多數蘋果品種從幼果到成熟,果皮顏色會發生有規律的變化。例如,果皮的底色由深綠逐漸變為淺綠或黃色等。有些品種著色較早,但果皮底色仍然是綠色,隻有果皮底色由綠變黃了,果實才真正成熟。有的品種,如金帥等,打算長途運銷的,可以在果品底色黃綠時就采收,隨產隨銷的最好等到底色變黃時再采收。

看果柄果實真正成熟時,果柄基部與果枝間形成了離層,果實稍受一點外力,如被旋轉或者抬高就會脫落。

看果實的生長期在正常氣候條件下,不同品種在同一地區都有比較穩定的生長發育時間,由盛花期到成熟期所需時間也比較固定。如,早熟品種在盛花後60~100天成熟,中熟品種在100~140天成熟,中晚熟品種在140~160天成熟,晚熟品種在160~190天成熟。

看種子顏色在果實發育過程中,果品的種子有逐漸變成褐色的規律。剝開果實,若種子已經變成褐色或黃褐色,表明果實已經成熟。

看果實硬度果實硬度指的是果實去皮以後的硬度。隨著果實的成熟,果肉會逐漸變得鬆軟,硬度逐漸降低,而未熟時,果肉比較堅硬。

看果實的成熟期果實的成熟期可分為采收成熟期和食用成熟期。采收成熟期是指果實體積不再增大,果柄基部已形成離層,稍扭、抬高即可脫落,而食用成熟期是指果實最好吃的時期。例如,河南黃河故道生產的蘋果,晚熟品種采後3~4周才達到食用成熟期,早熟品種的兩種成熟期基本一致。因此,為了長途外運,早熟品種往往需要提前采收。

柿子的室內堆藏與露天架藏對環境的要求

室內堆藏應選擇陰涼幹燥、通風良好的空合或窯洞、清掃幹淨,在地麵上鋪15~20厘米厚的穀草,將選好的柿子輕輕堆於草上,厚3~4層(小果類可適當增多),過厚容易引起下層果被壓傷變軟。數量不多時可裝在筐內,置冷涼處,作短期貯藏。

露天架藏應選擇陰涼、溫度變化不大的地方,用木柱搭架,架高1米,架麵大小依貯藏量而定。架上鋪箔或玉米稈,再在其上鋪10~15厘米厚穀草,柿果依次平放於草上,果層厚度不超過30厘米,便於通風,避免軟化或壓傷。柿果上麵用穀草覆蓋保溫,上麵設置防雨篷,以防雨滲入,引起黴爛。要經常檢查,及時剔去變質柿果。?

如何對果園實現免耕

免耕是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種,播後作物生育期間不使用農具進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免耕有利於水土保持,減少了農耕時間,且果園作物產量一、兩年內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免耕仍然存在著問題,主要是多年免耕的土壤仍有板結,變實的趨勢,不利於果樹根係的發育與增產。

免耕的果園在春秋兩季各施用一次免深耕土壤調理劑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成都新朝陽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獨家出品的專利產品———免深耕土壤調理劑,具有安全、環保、無汙染、無殘留、省工省時、生產成本低等特點,它能迅速降低土壤表麵張力,很快滲透到土壤裏麵,與土壤中帶負電荷離子迅速起作用,使土壤中正負離子有機質形成有序排列,形成土壤微孔隙,從而使土壤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土壤疏鬆;免深耕土壤調理劑還能通過土壤粘粒表麵的鐵鉛膠膜與粘土粒相連,形成穩定的團粒結構,使土壤微粒結構、理化性質等向良性化發展,來滿足高效優質農產品生產的需要。

荔枝的貯藏保鮮技術

荔枝是典型的南亞熱帶水果,因果皮結構疏鬆無蠟質層保護而容易失水;果肉含糖高汁多,成熟期又在高溫的夏季,采果以後生理活動旺盛。同時也易受各種微生物侵染,所以果實采後最易變質崐腐爛,喪失原來的色、香、味,給貯藏保鮮帶來很大的困難。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記:“其實離本枝一日色變,二是香變,三日而崐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近年來廣大科學工作者的努力對荔枝、龍眼的貯藏保鮮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目前常溫貯藏應用於生產能貯藏5-7天;低溫貯藏可達34天,貨架壽命24小時,近崐年應用熏硫技術及複色劑貯藏期可達45-60天,貸架壽命3-5天,但果皮色澤不真,有異味等缺點,荔枝速凍技術可貯藏數年這是屬加工範崐圍。隨著荔枝產量的增加,商品流通量大,這項技術提出了更迫切、崐更高要求。

一、荔枝貯藏的原則:

(一)保證有優質的果源:要使荔枝貯藏的時間長,首先加強果園的管理,特別是病蟲害的防治。有蟲口或機械傷,病果或帶病原多的果實,最好的采後處理技術也無濟於事。常見的病蟲是“蛀蒂崐蟲”和“霜疫黴病”,這二者在采收前20天內最易發生,在正常的常規管理之下最好在采收前噴一次防“霜疫黴病”的藥,以便在采後減少病原密度。

(二)合適的采收成熟度:果實自然衰老是品質變化的原因之一,為了使果實采收後,通過貯藏後果品能表現出該品種特有的色香味,因而對商品果的采收成熟度愈低愈好。一般以成熟度達85%為度。

(三)降低果品的生理活動:荔枝實采收後仍是有生命活動的整體,表現在強的呼吸作用,一般有400-500微克分子/公斤.小時,比蘋果、柑桔高2-3倍,低溫貯藏應迅速予冷降溫,早晨采果,不能在陽光下曬,常溫貯藏要通氣散溫。

(四)合適的包裝:常溫貯藏要求能散溫(呼吸熱),同時又要保濕防止果皮失水變褐。這二者是矛盾的、在設計包裝物時二者都應考慮達到最佳的狀態。低溫貯藏要求熱交換好,冷氣能很快進到果品:同時要保濕,因冷庫的濕度較低一般都用塑料薄膜密閉小包裝。崐大包裝由運輸的工具而定,一般籮裝、紙箱裝、塑料筐裝都有,以方便運輸為度。

(五)減少病菌的入侵和蔓延:一般采果後都要洗果、選果、防腐劑處理。在整個操作過程中盡量減少機械傷和接觸病原多的汙物。

二、貯藏保鮮特點與技術

1、果皮褐變的原因:

從所周知,果皮褐變荔枝失去商品價值。引起褐變的原因很多,表現褐變的形式也不同。一般下列原因,(1)酶的作用,荔枝果皮含有大量的多酚類作用下產生棧酶。(2)失水褐變,荔枝含量水量大、果皮薄,細胞排列疏鬆,容易失水。荔枝果皮鮮紅色主要是含有花青素類物質,果皮失水後酸度變低引起褐變,這種褐變如在褐變崐初期果皮變成暗紅色時用酸性物質處理能複色。(3)生理失調引起褐變。如荔枝在低溫中引起冷害或在常溫貯藏由於密閉高溫條件下呼吸作用過強,空氣中CO2濃度過大引起中毒等,這種褐變表現為塊狀,不規則褐變,用酸處理也不能複色。(4)微生物引起褐變,荔枝果皮多水,有營養易感染微物質,常見的有霜疫黴、酸腐、炭疽病和青綠黴病等。這種褐變也成塊狀不規則褐塊,用酸也不能複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