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縫奇遇(1 / 2)

向默出生在重慶市豐都縣五龍鄉的一個名叫向家村的小山村,之所以叫向家村,是因為這裏絕大多數人都是姓向,並且或親或疏都是親戚。

向家村是一個很小很偏僻的村莊。小得隻有三十來戶,總共也就百來人。說它偏僻,則是因為四麵環山,村子就坐落在群山環繞之間,隻有一條崎嶇山路通到山外,到最近的集市也要走上三,四個小時。

向默剛出生就跟其他小孩不一樣。他不哭不鬧,吃了就睡,醒了繼續吃,以至於他那老實巴交的父母一開始還以為他是啞巴。取名的時候,他老爹本想像其他村裏的小孩一樣給他取個什麼平啊軍啊國啊之類的,後來在他娘的建議下才提著一塊臘肉去了村裏小學的楊老師那裏請他給取個名字。

戴著老化鏡,年過半百的楊老師拿著那本破舊的新華字典翻了翻,正要說話,卻想起關於向默不哭不鬧的傳言,便說了個“默”字。

向默他老爹趕緊請楊老師寫在一張白紙上,然後嘴裏不斷念著“默”生怕忘記,興衝衝回家將這張紙慎重地保存起來。

於是,向默的名字就這麼定了下來。

向默就這麼一天天長大,當然,和小時候一樣,他還是不哭不鬧,不過總算說話了,雖然一天也說不了幾句,平時也總是呆呆傻傻的,不像其他孩子那樣整天蹦兵跳吵吵鬧鬧。

所以在旁人眼裏,他就幾乎是一個呆子。雖然因為很多人不會當著向默父母這樣說,但整個村子也就那麼大一塊地方,什麼話,早上說了,不出兩個小時就傳遍整村,向默的父母又何

嚐不知道這些?

雖然內心有些著急,不過向默的父母都是農民,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個讀書的料,那最好,有望走出這個離最近的集市都有幾十裏地走上三個小時的小山村,如果不是,雖然有些失望,不過老老實實守著家裏幾畝田地,也不愁活不下去,所以倒也無所謂了。不過到上小學的時候,在楊老師的要求下,還是送他去上學,不求其他,至少得能寫自己名字吧?

村裏的小學,實際上也就隻有一間屋,無論幾年級都在這間屋頂瓦片破了許多下雨天會漏雨的屋子,輪流使用。

至於科目,語文數學,老師也隻有一個,就是那個給向默取名的楊老師。至於向默的成績,不提也罷,不是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雖然班上總共也就十來個學生。不過上了兩年學,總算能寫自己的名字了,讓他父母心裏有了點安慰。

於是,正常情況下,向默早上去上學,上完學回家後還得去將放出去的牛牽回家,有時候幫父母割下豬草,幹點農活,這樣一來,身體倒和其他娃子一樣,又黑又結實。

這一天,下午放學,像往常一樣,向默和其他村裏的孩子朝村子附近的山走去,打算將自家的牛牽回來。

那山叫五龍山,據說古代有五條龍在此橫空出世,騰雲駕霧而去。此山既不高大也不險峻,外表看起來與其他山沒什麼不同,唯一不同的是這裏的草木特別茂盛,所以大家都把牛放到這裏來,晚上牽回去的時候,那牛吃得肚子圓滾滾的。

五六個孩子,大的有十來歲,小的七八歲,一起歡叫著,兵著,而向默正像他的名字一樣,不聲不響在旁邊站著。

有個大點的孩子向軍提議捉迷藏,引得其他孩子歡呼,這是他們經常玩的遊戲,一個人先蒙住眼睛,然後等其他人藏好了,將他們找出來,誰第一個被找到,誰就是下一個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