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休眠期的管理技術

冬季果樹落葉後到翌年萌芽前為果樹的休眠期,搞好今冬明春休眠期的管理關係到來年樹體的強弱、結果量與品質以及越冬病蟲害的發生危害等方麵。其具體管理技術如下:

一、塗白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冬季寒冷,樹體易受日灼凍害。果樹塗白後,日光直射的熱量可折射一部分,樹溫度變化穩定,可減少日灼、凍害及晚霜的為害,並且可殺死在樹皮內越冬害蟲及病菌。所以在果樹落葉後土壤封凍前進行塗白。塗白部位以樹幹為主,幼樹、樹冠不完整的大樹、病樹樹幹的南麵及樹叉處要重塗,不要全樹塗白,以免燒芽。

二、更新老果園抓緊秋末冬初和早春土壤解凍後的時間,挖除劣質品種及發病嚴重的老品種、老樹。內蒙地區可在春季土壤化凍後至苗木發芽前進行客土補栽名特優品種。

三、灌冬水並密切注意寒害為了防止果園冬旱,在冬季土壤封凍前灌封凍水,以提高果樹的抗寒越冬能力。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也即在嚴寒來臨前10天左右,當地麵出現夜凍日消時,灌凍水。由於近幾年冬季比較寒冷,所以深冬時要密切注意害,並及時應急防禦。有條件的果園可以營造防護林、搭風障來預防寒害。

四、冬剪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果樹的年周期中,四季都可修剪,但還是冬剪重要。內蒙古地區一般在春季果樹萌芽前修剪,根據不同樹種的生長發育特性,按樹形要求,通過修剪培養理想的樹形,使枝條達到合理分工,每年都能形成一定比例的結果和發育枝,這樣有利於壯樹優質、豐產。冬季修剪的主要方法是疏枝、短截、回縮、刻傷,開張角度和甩放等。為了促進成花。冬剪時應采取長放、短截留樁、破頂芽和疏枝的方法。來年效果比較明顯,長放能緩和枝條的長勢,有利於營養物質的積累,促進花芽分化,形成結果枝。強枝短截留撅,短橛上留下的都是癟芽,發出的新梢短,停止生長早有利於營養積累、形成花芽。封頂枝剪頂或破頂芽,在剪口下抽生出的幾個生長勢力相近的短枝來,有利於形成短果枝。疏除交叉枝,重疊枝、叢生散發枝,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加營養物質的積累,促生花芽。對發育枝去強留弱、去直留斜,並適度修剪留下的枝,更新枝組。修剪果樹,一定要處理好傷口,鋸枝時鋸口茬要平,不可留樁,要防止劈裂,去枝後用鋒利刀將其麵削光、直徑l厘米以上的傷門要隨即塗上保護劑。

五、清園消毒許多害蟲如蘋果食心蟲,梨小食心蟲等在樹皮裂縫翹皮中越冬。腐爛病、幹腐病等病菌秋季大量集結於枯枝落葉中。所以結合冬剪、清除樹上及地麵上的病蟲,枯枝、落葉、僵果和園中雜草,集中燒毀或深埋。並在秋末冬初進行刮粗皮,以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份進行為宜。此時能把病蟲消滅在越冬和初發階段並能增強樹勢。在高寒地區,早刮粗皮樹體易受凍害,也不利於天敵昆蟲越冬,應以晚春刮粗皮較好。對腐爛病刮後的傷口,刮後及時塗上波美5度石硫合劑或菌毒清50倍液保護傷口。

六、深翻對沒有秋翻的果園,應集中勞動力,在清園後進行深翻或耕翻,把害蟲、蟲卵、繭、蛹及病菌翻到地麵凍死幹死,或被天敵吃掉,或翻入土中翌年不能為害。幹旱地區果園,在晚秋或初冬深翻改土保墒,翻後及時耙細磨平,可加深根係的分布層,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吸水能力,提高土壤解凍初期,並及時將地表已解凍的土層用輕耙,耙後隨之鎮壓,以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

七、施好基肥秋季未施基肥的果園,根據產量、樹勢,結合冬季深翻施足有機肥。基肥一般以畝施萬斤農家肥為主,配施一定數量的尿素,過磷酸鈣或二銨,易獲得壯樹、高產、優質的良好效果。有機肥以早施為好,灌溉地區,尚未進行秋施肥的果園,肥應結合灌冬水施入。

八、噴藥防治病蟲果樹在早春萌動前,冬剪清園後全園均勻周到的噴1次波美3—5度石硫合劑,使樹體呈淋洗狀態,以殺死殘留在樹上的病蟲。可防治腐爛病等病害和紅蜘蛛等蟲害。在越冬害蟲出蟄活動時根據園內害蟲種類進行噴藥防治。

果樹葉片失綠症發生原因

葉片失綠是果樹生產中的常見病害之一。傳統的觀點認為果樹失綠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缺乏二價鐵離子,同時也和鋅、鎂、銅等元素的供應不足有關,而實際上果樹葉片失綠不純粹是因缺乏這些元素而引起的,還與環境條件、病害發生情況、管理水平等因素有關。

1營養元素的原因

1.1營養元素絕對含量低營養元素絕對含量的缺乏,是導致葉片失綠症最敏感的原因。各種缺素症狀如下:①缺氮。老葉先顯黃色並變薄,後期葉片顯淡黃綠色而脫落。②缺磷。幼葉及未成熟葉顯暗綠色,成熟葉顯紅紫色或暗綠色。③缺鉀。老葉失綠變黃,最後逐漸形成壞死斑點。④缺鎂。大葉上有黃褐色斑點,中間葉脈失綠變黃。⑤缺錳。最新成熟葉片脈間失綠。⑥缺鋅。小葉新梢先端黃化,後全葉脈間失綠呈壞死斑點。⑦缺硫。幼嫩葉淡綠變黃,莖細小。⑧缺硼。葉黃化卷縮,幼嫩生長中心不規則,有黃色斑點。⑨缺鐵。幼嫩葉脈間失綠發白,但葉脈仍綠。⑩缺鈣。未成熟葉沿中脈枯死失綠,常伴有果實生理病害。⑩缺銅。葉尖變白,葉細而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