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四章 燈火闌珊處(1 / 2)

轉眼七夕夜至,恰逢好天氣,天還未黑,石街就亮起各種漂亮的燈,倒叫人忘了是元宵還是七夕了,梁幼貞與俏兒走在石街上,一邊看燈,一邊看各種女孩兒家用的小件,俏兒比梁幼貞小幾歲,年紀尚幼,生性原本就活潑,與小姐一起關在府中,也是好不容易得到機會出來,自然是活蹦亂跳,沒了章法,梁幼貞不斷的提醒她:“慢點,慢點,別走丟了。”人越來越多,大多都是女孩兒,環佩叮當,風中恍若也帶著胭脂香,梁幼貞隻一楞神,便就不見了俏兒,隻見她四處尋找了下,還是沒見影蹤,心裏卻也不急,自己朝石橋走去。隻因先前與俏兒有約,萬一不小心走散了,就以橋下柳樹為準,在那等著。

石橋下是一個荷塘,如今這時節,荷花開得正好,映著那皓月,恬靜幽美,仿佛絲毫未受這橋上的囂暄影響,梁幼貞便下了橋,立水邊柳樹下,欣賞這荷塘月色,又忍不住抬眼看了一下石街之上,燈火闌珊,人影綽綽,忽然就想起普寧寺遇雨那天,也是這般人來人往,那公子走到眼前,好似舊相識一般認出她是女孩兒家。梁幼貞想到這裏,不禁惱了,撿起一塊小石子投到荷塘,心裏跟自己說:“勿念勿念,跟你說了多少遍,別在想念那位公子了!偏就不聽。”看著水中蕩起的層層漣漪,她又暗自想:“好了好了,這回定是忘了。”梁幼貞又抬頭看了看橋上,仍然不見俏兒過來。心想,這個丫頭,八層是逛糊塗了。

站得累了,梁幼貞便坐在荷邊一塊圓石上,托腮看著荷塘,此時河邊的人也多了起來,隻見三三兩兩的女孩兒買來花燈,將其漂於水上,對水中月兒許願乞求,梁幼貞看著她們,心裏十分羨慕,自己若是生於這尋常人家,該有多好,爹娘身邊長大,到了年紀,再許配個好人家,就如牛郎織女一樣,過得普通平靜的日子,然而牛郎織女卻也並不是過得很好,銀漢迢迢,一年方可一會,思及此,梁幼貞不禁心中感慨,想起秦少遊的詩,便輕聲念起來,念至“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身後忽然傳來一聲:“小姐,念的一首好詩。”梁幼貞嚇了一跳,回過頭,卻發現一位公子立在身後,隻見他劍眉朗目,身著白衣,飄著藍邊,立於月光中,風吹起衣角,飄然出塵,此時正熱切的注視著自己,梁幼貞失聲道:“是你?”閻皓宇雙手作揖行了個禮:“在下閻昭,閻皓宇,為驚到小姐謝罪?”梁幼貞回了個禮:“沒有。”閻皓宇又問:“小姐怎會一個人來此?”梁幼貞看了一眼橋上,低頭道:“我是與丫頭一起來的,她,她。”閻皓宇順著她眼神,也往橋上一看,問道:“許是同我一樣,我與書僮也走散了。小姐請移步跟我來,小生有幾句話我要問你。”梁幼貞正在遲疑,閻皓宇竟拉住她的手,牽著就走,行止一無人僻靜之處,閻皓宇方才停下,梁幼貞抽出手,急中含羞:“公子,請自重。”

閻皓宇慌忙為自己適才的魯莽道歉:“姑娘請恕罪,皆因我太想念姑娘。太想與姑娘說會話。才出此下策。”梁幼貞從小至大,那裏聽過這般言語,當即臉羞得通紅:“公子,莫不是以為我是輕薄之人,方才這般言語調戲。”閻皓宇自知有失言,趕緊擺手:”我若有半點此心,當立遭五雷轟頂。”梁幼貞不再言語,隻低著頭:“閻公子有何要問?”閻皓宇不答反問道:“剛才聽小姐所吟之詩,實在至情至性,優美動人,是小姐自己所作麼?”梁幼貞看他問得認真,掩口一笑:“看你一幅書生樣,卻原來秦少遊的詩都不知?”閻皓宇一聽心中著急,原來小姐身邊有個如此能作詩吟賦之人,忙問:“那秦少遊又是何人?是小姐身旁邊的麼?”梁幼貞不可思議的看著閻皓宇:“秦少遊是宋朝的詩人,早已做古,卻如何在我身旁?”閻皓宇方才放心了,道:“原來是宋朝詩人,怪不得我不認識?”粱幼貞又笑道:“宋朝詩人為何你就應該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