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景區

瑤琳仙境動物世界

瑤琳仙境地處浙江桐廬。四季氣候宜人,洞外的駱駝山上很多野生動物在這裏繁衍生息,山鷹、貓頭鷹、野兔是這群山的主人。親愛的遊客們,你們一定很想到這室外桃源看一看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吧!“山鷹與天空比翼,野兔傍山林而行”,這就是它們帶給你快樂的源泉。

三宮六苑

三宮六苑由夢石苑、錢幣館、奇宮、根藝苑、農藝苑、妙峰苑和奇石博物館組成。妙峰苑就是山水盆景苑,這裏展出了大量的藝術盆景珍品,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盆景在五彩燈的照耀下,讓人置身於仙界。保證叫你留連忘返。夢石苑主要是收藏了上百組溶洞景觀,因為集合瑤琳地區大小幾十個不同的溶洞之石,所以它是溶洞之精華,所有的石頭好象被賦予了生命,一定讓您有留連忘返.

根藝苑裏專門收藏了各種各樣經過藝術家處理過的根雕藝術品,當你欣賞這些根雕的時候,你不得不感慨藝術家們那化腐朽為神奇的不可思議的力量。

根藝苑

根藝苑裏專門收藏了各種各樣經過藝術家處理過的根雕藝術品,當你欣賞這些根雕的時候,你不得不感慨藝術家們那化腐朽為神奇的不可思議的力量。

夢石苑

夢石苑主要是收藏了上百組溶洞景觀,因為集合瑤琳地區大小幾十個不同的溶洞之石,所以它是溶洞之精華,所有的石頭好象被賦予了生命,一定讓您有留連忘返.

農藝苑

農藝苑裏收藏了極具觀賞價值的南方特色和曆史價值的農居家具,而且能夠品嚐十分地道的風味小吃地道的風味小吃--豆腐腦。

錢幣館

錢幣館收藏著我國的曆代貨幣。我國使用貨幣已經有四千年的曆史了,從夏、商王朝開始,銅幣、鐵幣、金銀兩、到宋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直到今天的紙幣流通。各種貨幣形態或並行或交替,形成我國特有的貨幣文化。

瑤琳仙境

“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的瑤琳仙境,以曲折有致的洞勢地貌,瑰麗多姿的群石景觀,被譽為“全國諸洞冠”。也是“浙江省十佳旅遊勝地”之一。

瑤琳仙境為億萬年前大自然的傑作,洞內鍾乳累累,石筍林立,奇石鬥秀,清泉潺動。誌書載:洞有崖、有地、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狀若雲霞錦綺。泉有八音,聲若金、鼓、笙、琴,人語、犬聲,可驚可怪。蓋神仙遊集之所也。

瑤琳洞按洞體結構共分七個洞廳,廳廳相通,計有30多個景組200餘處景點,遊覽路線1公裏,總麵積約3萬平方米。在後三廳裏利用現代科技開辟了“神仙世界遊樂宮”,真實、生動地展示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場景,使仙境更添“仙”韻。遊人出洞後,可乘電氣遊覽小列車抵“三十六計蠟像館”、“妙峰苑”遊覽,盡情享受“洞內是仙境,洞外是花園”的遊覽樂趣。

瑤琳仙境蠟像館

瑤琳仙境蠟像館蠟像造型129個,壁畫人物10個,占地3800平方米,遊覽路線280米,其立意之新穎,規模之宏大,蠟像人物之多,遊覽路線之長,場景之豐富,音響效果和機械製動技藝之高超,堪稱目前國內之最.

天鬥地漏風景區

位於著名旅遊城鎮--瑤琳鎮範圍內,緊靠省道桐千線。景區依托瑤琳旅遊區塊,交通便捷,周圍景點集中,基礎設施條件好,周圍有瑤琳仙境、垂雲通天河、紅燈籠鄉村家園、浪石金灘等景點。區內森林茂密,石景遍布,山勢迂回,尤其是溶洞奇特,呈天鬥地漏狀,外天洞、中天洞、內天洞,洞洞相扣,並與下麵的垂雲通天河親密相連,渾然一體。區風小氣候環境極佳,山上、下相比,溫差2-3度,無環境汙染。

天峒山

天峒山風景區位於浙江省桐廬縣瑤琳仙境旅遊區塊,杭州至千島湖(黃山)省道線北側山台上。距杭州86公裏,千島湖68公裏,黃山150公裏,公路直達。天峒山為垂雲通天河二期工程,是通天河源頭所在。浩浩的森林,數十個神秘的古洞,上萬畝俊美的石棱,三條清純的山泉構成了現代人追求的優質遊憩地。中心景區的三大天峒,形似漏鬥,鬥口直徑均達500餘米,鬥均深100餘米,被命名為“天鬥地漏”。三大天峒與另外數十個洞穴洞洞相連,並與山腳的垂雲洞相通,天峒山肚內成了待解的迷區。與此相聯,上萬畝裸露的石棱千姿百態、變幻無窮,在茂林大樹下盡展風姿。山上獨特的地質地貌和洞穴形成的小氣候,使樹木不僅茂盛,而且豐富。數百種植物好似一處植物苑。綠色的天峒山不僅賜予遊客充足的健身氧氣,而且讓遊人增添知識。在可靜可動可急可緩,亦幽亦險亦奇亦綠的風景區內,遊客還可以在“老屋飯堂”內品位山中佳肴,在“洞穴茶座”內品茗思古,在林中娛樂點攀登滑飛。如鍾情留戀者,可以參加自助露營活動。天峒山風景區以全新的姿態迎候每位遊人。

浪石金灘

浪石金灘,位於杭州市桐廬天目溪浪石埠境內,據載:“昔日有巨石踞江中,宛浮水麵,隨波上下,名浪石”。金灘又名“潮逆灘”,昔時錢塘江潮上漲至此而形成,係天然鵝卵石沙灘,麵積達千餘畝。

浪石埠昔時為天目溪水陸交通古埠,有諸多曆史遺跡典故和民間傳說。自然風貌秀麗,四周青巒疊嶂,兩岸阡陌縱橫,沙灘交錯。天目溪蜿蜒跌宕,清澈見底,更有千年古樟、萬頃蘆海,四季景物各具風韻。

浪石金灘現已開辟為風情休閑旅遊區。溪畔洲灘辟有風情棕櫚林、沙灘浴場等,並有蘆海牛車賞景、野趣燒烤等特色旅遊項目。長達兩公裏的江麵上已開辟龍舟風情遊,近百艘製作精巧的龍舟笑迎四方賓朋。龍舟備有槳、鑼、鼓等,遊人至此,或穩坐竹椅,悠然舉槳,隨波漂流,細品山水真趣;或敲鑼打鼓,競舟爭雄,浪擊金灘,豪情撒向山水間。

閬苑石海

自古桐廬多仙境,瑤琳之外有閬苑。同屬勝景,各有奇趣。閬苑石海離桐廬縣城五公裏,相傳南北朝時就有章姓儒家入山,在此繁衍生息,名為閬裏。自此文人逸士接踵而至,穴居閬仙之洞,築庵鬆竹之間。北宋黃裳(1044-1130)攻讀於閬仙洞文明院,官至禮部尚書,辭官歸隱閬苑十餘年,足不出山,潛修學問,與山僧結方外之交,賞山景題《閬苑十絕》,文以景名,景以文傳,桐廬縣誌讚稱:閬苑山水乃為一邑之冠。

閬苑坐落月亮山中,山多巨石,俗稱閬苑石林,方圓十四平方公裏,海拔五百餘米。山石如磐,迂回層迭,不似石林,酷如石海。登山之左,峭壁蒼蒼,流澗潺潺,幽穀深深,古藤蔓蔓。涉山之右,靈泉清請,溶洞幽幽,鬆濤陣陣,石海嶙嶙。既此鬆風吹縐無數山下石波,堪歎為人間真正奇觀。

大詩人蘇東坡曾詠:閬苑千葩映玉宸,人間隻有此花新。人們休閑於閬苑,暢遊於石海,超然於人寰,豈非入仙乎!

垂雲通天河

一條臥躺在美麗的富春江畔,沉睡了億萬年,富有神秘色彩的地下岩溶暗河,今天與世人見麵了。愛新覺羅毓贍為其命名,款款寫下“地下第一河,垂雲通天河”的題詞。垂雲通天河與著名風景區瑤琳仙境毗鄰;與紅燈籠鄉村、外婆家、天目溪竹筏漂流組成了一處生態旅遊板塊。垂雲通天河全長4.5公裏,河道內岩溶地貌發育良好。地下水源豐沛,水質清澄,河道曲折幽深,或成泊、或成瀑,變幻無窮,垂雲通天河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國吳越時代就是一處有遊人涉足的地下勝景。留有唐人摩崖石刻“垂雲古跡”,明代詩人楊宏讚道:“夏日炎忘暑,冬遊卻似春,源流雖一派,清白隻垂雲。”垂雲通天河蕩舟尋奇,分二級河道,第一級700米,遊人乘船至此,由特別設計的升船裝置將遊客連人帶船升至8米高差的二級河道,驚險刺激,極具挑戰性。在岩溶地下河裝備特製升船機,作為遊樂和運載工具,為世界首創。垂雲通天河遊覽的另一特色是在國內率先推出地下河探險旅遊。遊人需在探險起點更換行裝,備帶專用照明設備由向導帶領進行趣味無窮的地下河探險,在悠悠長河中,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尋覓古人的足跡,行程集苦樂奇險於一身。一次探險,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