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2章 郭暉:搖著輪椅上北大(1 / 3)

文/李春雷

既然生命不能就此死去,那為什麼要讓時間白白流失呢?於是,她決定開始自學,她又拿起了小學課本。

噩夢的降臨

在邯鄲市實驗小學讀書的時候,郭暉喜歡跳舞、長跑,她的夢想是當一個舞蹈演員。

一切的轉折是在1981年5月9日,她剛剛11歲,正讀小學五年級。那天上午,體育課上練習跳遠,她不小心崴了腳,腳踝處隱隱作痛,櫻桃大的一片猩紅。晚上睡覺的時候,細心的母親發現了,心疼得直欷歔,就帶她去了醫院。後來的一生中,母親是多麼的後悔啊。

如果不去醫院,用不了幾天,孩子的腳會愈的;可這一去,誤診便把唯一的女兒引上了一條誰也意想不到的人生道路。

第一家醫院說是骨膜炎,連打了三四針封閉,紅腫未見消退;第二家是中醫院,建議用中藥,喝苦水;第三家是市內權威醫院,說是風濕性關節炎,肌肉注射激素。最終切片化驗結果終於出來了,是骨膜結核。

結核在過去曾是不治之症,但現在是可以治愈的,那就治療吧。郭暉住進了老家長沙的一家專業醫院。

疼痛中的堅持

這時的她還能走路。醫生樂觀地說,過不了多久,你就會像以前那樣跑起來的。

天真的小姑娘笑了,心底裏的天鵝湖又開幕了。

1982年10月的一天,她突然發起了高燒,連續不退。

三天後的一個夜裏,昏迷中的她突然問陪床的母親:“媽,我的身子呢?我的腿呢?”

媽媽摸著她的雙腿。驚奇地說:“不是在這裏嗎?”

“沒有啊,我感覺不到呀!”郭暉用手狠命地擰著自己的腹部和雙腿,竟一絲兒痛感也沒有。想翻一下身,除了頭顱和雙臂外,渾身都不聽指揮了。

刹那間,她明白了:自己已經徹底癱瘓了!

醫院趕緊拍片,這才發現,骨結核導致脊椎7至9椎嚴重畸形,壓迫神經,部分脊椎已經損壞殆盡。醫院無計可施,不得不勸她們另尋高明,去北京手術。

留在該院,無異於等死,可長途跋涉去北京,又無異於送死。走投無路時,家人隻得把她抬進了長沙市人民醫院。

那是一次開胸手術啊,刀口是從腋下切開的。手術隻是清除了結核病灶,但高位截癱是確定無疑了。

父母是無論如何不會放棄的。1985年1月,父母終於將她送到了位於北京通縣的國內最著名的骨結核醫院,進行了第二次開胸手術。這次開胸是從背後切人的。

對疼痛她早已習慣了,在術後的半年裏,她甚至渴望疼痛,疼痛是存在,疼痛是喚醒,疼痛是幸福,可大部分的身體連疼痛的感覺也沒有啊,隻要能站起來,不,能爬起來也行啊。她在疼痛中堅持著,她總相信,忍到最後是希望。但,希望的影子最終也沒有光臨。

兩平方米的世界

郭暉的世界隻有兩平方米,以臂為半徑,連近在咫尺的窗簾,她也沒有能力去拉開或關閉。她隻能仰躺在床上,不能側身,不能翻身,更不能坐起來。想想看,一個脊椎失效的人,能幹什麼呢?

白天,家裏隻有她一個人。父母都上班了,為了自己,家裏已累債兩萬多元,而父母的月工資相加也不過200元。家裏連電視機也沒有。她隻能就這樣躺著。躺著……

“嘭,嘭……”有人敲門了,她不能去開。忽然聞到一股臭味。原來自己大便了,她沒有感覺。樓上人家裝修,天花板和牆壁劇烈地震蕩,她還小,以為是地震,嚇得嗷嗷大哭,想逃跑,身體卻動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