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鶴同
成功的角度源於理智的選擇。差之毫厘,失之千裏,隻有適時地撥正航向,才能抵達理想的彼岸。
一個女孩,出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她6歲開始上芭蕾舞學校,並顯露出超人的天賦。以後她隨團演出,並希望成為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員。1940年5月,德軍占領了她的家鄉,她的家被洗劫一空。1942年,她的5個舅舅慘遭納粹殺害。她們家處於饑餓和危難之中,常常隻能以煮野菜充饑度日。然而,女孩對音樂和舞蹈的熱情有增無減,她的舞技日見長進。為補貼家用,她開始給一些私人教授芭蕾舞。19歲時,亭亭玉立的她,來到倫敦著名的瑪麗·蘭伯特芭蕾舞學校就讀。她多麼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專業舞蹈家。但除了因為長期饑餓所造成的營養不良外,她還患有氣喘、黃疸及其他疾病,以至於影響到了她的新陳代謝。因此,她偏大的年齡、瘦弱的身材和過高的身高,已經使她很難成為一名頂尖的舞者了。校長蘭伯特對她說:“你有很好的技巧,也可以做個老師,但你絕對不會成為首席芭蕾舞星。”
女孩幾乎一下子崩潰了,14年的努力付諸東流!但她很快又恢複了平靜。為了彌補芭蕾夢破滅的失落,她偶爾充當商業攝影師的模特賺取一些外快,並在一些音樂劇和電影裏麵飾演一些小角色。1951年,22歲的女孩有幸成為好萊塢影片《羅馬假日》的女主角,並憑借精湛的演技一舉奪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此後,她曾四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最終榮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好萊塢永恒的時尚女神。她就是奧黛麗·赫本。
試想,如果赫本仍然抱住芭蕾舞不放,不進行重新選擇,那麼她的一生定然與巨大的成功擦肩而過。有時,當自己的能力離理想已遙不可及時,適時調轉方向,是明智的,雖然這未免有些艱難和痛苦。
天才,就是放對了地方的人才。相反,即使一個真天才,若放錯了地方,也必定會碌碌無為。畢加索剛出道時原本想當個詩人,結果他的詩被極具鑒賞能力的絲泰茵夫人批評得一文不值,他因而回心轉意,回到了繪畫上來。幸好有這位貴婦的提醒,否則,這世界不就少了一位畫壇巨匠?
有的放矢,方向決定成敗。成功的角度源於理智的選擇。差之毫厘,失之千裏,隻有適時地撥正航向,才能抵達理想的彼岸。
錯了可以改正,那我們不至於一錯到底。但錯了仍不知悔改,那就隻能以失敗告終。不是每個人都能一開始就把握住成功的方向,但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抓住機會去改變。成功有很多種。但一個人的成功隻能源於適合他自己的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