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6章 平常心——讓自己活得更成功(1 / 1)

文/王陽河沿

真正的毒藥不是長今的聰明才智,而是長今太想贏得比賽而引發了急功近利的心態,從而失去了一顆“平常心”,違背了做事的根本。

聰明的人能馬上發現新機會,但為什麼其業績往往不如表麵單純甚至愚鈍的人?那是因為要成就一番事業,聰明的想法隻是暫時的。能守住成功並持續不斷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能持有平常心態去做事的人,隻有這樣才能持續不斷地、坦然地,執著堅韌地——步步邁向成功。

為了爭奪最高尚宮娘娘的位置,長今和今英各自全力以赴協助自己的師傅,比賽熬製鮮美的湯。

結果長今輸給了今英,輸掉了一場關鍵的比賽。

長今做菜的靈性和才能都不輸給今英,但在一場比自己生命都還重要的比賽中她怎麼會輸了呢?

長今實在太想贏得這場比賽了,為了能夠尋找到最好的牛骨,她跑到很遠的地方,因此耽誤了一天多的時間。要熬上好的牛骨湯,至少需要三天三夜才能去除牛骨的油膩和腥味,長今想出了利用宣紙來去除油膩、加珍貴藥材來去掉腥味的方法。

結果卻輸了。

因為,長今違背了考題的宗旨——“做出老百姓也能做得出的湯”。

師傅對長今說:“是你的聰明才智變成了你的毒藥,所以你應該失敗。”

其實,真正的毒藥不是長今的聰明才智,而是長今太想贏得比賽而引發了急功近利的心態,從而失去了一顆“平常心”,違背了做事的根本。

一個具有聰明才智的人,應該比別人更容易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可是,才智出眾的人,往往思想比較複雜,心裏的欲望和野心也比一般人更強烈,因此他比普通人更不容易保持一顆“平靜心”。他們往往因為自己過於複雜的思想、過於強烈的欲望和野心,而迷失了自己,忘卻了做事的根本。這個時候,聰明才智就會成為一種阻礙、一種毒藥。

所以,保持一顆“平常心”,堅持做事的根本,甚至要單純得像傻瓜一樣,持續專注於這件事本身,而不被其他因素所影響,不被其他目的和欲望所幹擾,才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舉世聞

人世中的許多事,隻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隻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地生活著,對所有的是非得失都保持一顆平常的心,他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名的奇才陳景潤,在6平方米的小屋裏,借一盞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終於攻克了世界著名的數學難題……

盡管他傻到邊走邊想數學題,幾次頭撞樹、撞電線杆……可他最終成功了!他最終贏得了愛情、名譽——而這一切都不是他研究數學難題時曾一心想要的,動力隻是一個——“熱愛數學”,這就是一個人最難得的事業心態:平常心。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博士說:“如果是為獲得諾貝爾獎來工作,那是非常危險的。”

李嘉誠先生說:“好景時,絕不過分樂觀;不好時,也不過分悲觀。”

開車的哲學:“慢就是快!”

開飛機的哲學:“穩就是快!”

運動員一定要贏的哲學:“不怕輸——才會贏!”

成功學專家陳安之說:“先有質,才後有量;先有穩,才後有快。”長今通過這個事件,終於領悟到了應該用怎樣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從此以後,不管遇到多大的危機,受到多大的誘惑,她都能始終如一,以平常的心態,堅持做事的根本。哪怕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初衷,放棄自己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