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賽場初露鋒芒
進入國家隊不僅是夢想的開始,也意味著責任、擔當和激烈的競爭,這需要刻苦的訓練和過硬的成績。進入國家隊並不意味著你隨時能有出征國際賽事的機會,機會是靠在訓練場上的點滴汗水換來的。黃凱祥明白,一切還需要自己去努力。
2013年4月2日,是黃凱祥又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他第一次穿上印有五星紅旗的隊服,代表國家隊站在了國際賽場上。盡管隻是澳大利亞羽毛球黃金賽,但第一次,黃凱祥激動、興奮、緊張。因為第一次,他也沒有太大壓力,他說要給自己一個鍛煉的機會;因為第一次,國際比賽經驗為空白,他身兼的男雙、混雙兩項均無緣冠軍。但黃凱祥反而看到了機會,因為和國外主要對手過招,比分膠著,場麵難分上下。
經此一戰,黃凱祥對自己更有信心了。之後便有了參加2013年世青賽的機會,黃凱祥不負眾望,奪得混雙冠軍,為自己的2013年、也是國家隊元年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時間來到了2014年2月20日,黃凱祥和國家青年隊的隊友們來到了中華台北,這一次是亞洲青年錦標賽,正式的洲際大賽。這一次,他的任務更重,除了男雙、混雙兩個單項外,還肩負著為中國隊奪取混合團體冠軍的重任。而此前3年,國青隊在國際賽場屢屢铩羽,成績平平,全隊上下頂著壓力,要用實力和成績來捍衛中國羽毛球的世界霸主地位。黃凱祥無疑是重中之重。
“因為兼項,又是打團體賽,所以整個亞青賽我一共打了19場比賽,幾乎每場都要上。”黃凱祥累並堅持著,累並拚搏著,最終在他參加的3項比賽中,一舉為國家青年隊拿下3個冠軍。讓黃凱祥難以忘懷的卻是金牌背後的艱辛。他說,沒想到混雙第一輪就遇到了嚴峻挑戰,對手是日本的一對初出茅廬的新秀,第一局我們就輸了,而決勝局直到19平,才艱難拿下。“當時除了緊張,腦子一片空白,好在頂住了壓力。現在不敢想象,假如第一輪就輸了,最終會是什麼結果。”黃凱祥似乎還心有餘悸。
如今看著這3塊金牌,初露鋒芒的黃凱祥明白,任何人都不會隨隨便便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亞洲青年冠軍,到夢想中的世界冠軍、奧運冠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路就在自己腳下。
兒時記憶點點滴滴
黃凱祥是一個重感情的小夥子。如今,每天出沒在國家隊訓練場地上的他,心裏總是掛念著省隊——福建隊,那是他的母隊,是生他的地方,也是培養他的地方。那裏有一個少年遠離父母戰勝孤獨的記憶,也有省隊大家庭般溫暖的點點滴滴。
黃凱祥說,離開了才能感受那時的溫暖和濃濃的鄉情。因此,回憶起去年全運會那場男團決賽,他充滿了對自己母隊的自豪。對手是老冤家江蘇隊,黃凱祥既是參與者,也是加油者,大家在為一個共同的榮譽拚搏。那場比賽也許是他第一次有了要為母隊爭取最高榮譽的強烈衝動。畢竟,他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酸甜苦辣都留在了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