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牢記了媽媽的話,以10畝祖田和3間老房子為本錢,後來位列《財富》華人富翁排名榜前五名。他在自傳的扉頁上寫下這樣一句話:“想到了,就是發現了商機,行動起來,就要不懈努力,成功僅在於領先別人半步。”
也許你早已經為自己的未來勾畫了一個美好的藍圖,但是它同時也給你帶來煩惱,你感到自己遲遲不能將計劃付諸實施,你總是在尋找更好的機會,或者常常對自己說:留著明天再做。這些做法將極大地影響你的做事效率。因此,要獲得成功,必須立刻開始行動。任何一個偉大的計劃,如果不去行動,就像隻有設計圖紙而沒有蓋起來的房於一樣,隻能是一個空中樓閣。
有一個人,從確立了他的目標開始,時刻記得行動才是第一位的。這個人是美國海岸警衛隊的一名廚師。空餘時間,他替同事們寫情書,寫了一段時間以後,他覺得自己突然愛上了寫作。他給自己訂立了一個目標: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寫一本長篇小說。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立刻行動起來。每天晚上,大家都去娛樂了,他卻躲在屋子裏不停地寫啊寫。這樣整整寫了8年以後,他終於第一次在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作品,可這隻是一個小小的豆腐塊而已,稿酬也隻不過是100美元。他沒有灰心,相反他卻從中看到了自己的潛能。
從美國海岸警衛隊退休以後,他仍然寫個不停。雖然稿費沒有多少,欠款卻越來越多了,有時候,他甚至沒有買一個麵包的錢。盡管如此,他仍然鍥而不舍地寫著。朋友們見他實在太貧窮了,就給他介紹了一份到政府部門工作的差事。可他卻拒絕了,他說:“我要做一個作家,我必須不停地寫作。”又經過了幾年的努力,他終於寫出了預想的那本書。為了這本書,他花費了整整12年的時間,忍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艱難困苦。因為不停地寫,他的手指已經變形,他的視力也下降了許多。
然而,他成功了。小說出版後立刻引起了巨大轟動,僅在美國就發行了160萬冊精裝本和370萬冊平裝本。這部小說還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觀眾超過了1.3億,創電視收視率曆史最高記錄。這位真正的作家獲得了普利策獎,收入一下子超過500萬美元。這位作家的名字叫哈裏,他的成名作就是我們今天經常讀到的《根》。
哈裏說:“取得成功的惟一途徑就是’立刻行動‘,努力工作,並且對自己的目標深信不疑。世上並沒有什麼神奇的魔法可以將你一舉推上成功之巔,你必須有理想和信心,遇到艱難險阻必須用行動來克服它。”
隻要敢於嚐試,就會贏得更多的成功機會
敢於嚐試,常常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機會,而這些機會正是我們所需要的。莎士比亞說:“本來無望的事,隻要敢於去嚐試,往往就會取得成功。”
1973年,後來成為美國最成功的廣告人之一的S·肯尼迪高中畢業(這是他僅有的學曆),他想找份工作,並打算從“專業銷售”開始。他夢想擁有公司配的又新又好的汽車,一份薪水,外加傭金和獎金,每天西裝革履地上班,還有銷魂的出差機會。
肯尼迪偶然發現了一則招聘廣告:一家出版公司的全國銷售經理要在本城呆兩天,隻為了招聘一位負責5個州內各書店、百貨公司和零售商的業務代表。肯尼迪夢想在將來成為作家或出版家,所以“出版”二字對他來說是有吸引力的。廣告又說,起初月薪1600美元到2000美元,外加傭金、獎金、公務費和公司配車。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工作。
不幸的是,肯尼迪不是他們的理想人選。他去麵試時,那位全國業務經理很客氣地向他解釋,他不是他們要找的人。第一,肯尼迪太年輕;第二,他沒有工作經驗;第三,他沒念大學。這份工作顯然是為年齡在35到40歲之間、大學畢業,並具有相當豐富經驗的人準備的,剛出校園的毛頭小夥顯然不適合。該公司已有幾位應聘者待定。肯尼迪竭力毛遂自薦,但招聘者態度堅決——他就是不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