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告訴自己是第一(1)(1 / 3)

我們每個人能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已證明都是最優秀的,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價值,要相信自己是第一。抱著第一的信念去做事,就會成為生活的強者,就沒有什麼做不成的。

摒棄軟弱和自卑,把自己定位成優秀、成功的形象

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優秀、成功的形象,有助於打破自我懷疑和自我失敗的心理習慣,從而使自己真的成功優秀、成功起來。

每個人生來便是冠軍,現在無論人生道路上有什麼障礙和困難,都不及我們在成胎時所克服的障礙和困難。有的人之所以自卑、懦弱,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形象定位錯了,在內心深處,他們一直把自己看成是一個軟弱的、經不起風吹雨打的人。

伊爾文·本·庫柏是美國最受尊敬的法官之一,但這個形象與庫柏年輕時自卑的形象大相徑庭。

庫柏出生在密蘇裏州聖約瑟夫城的一個貧民窟裏。他的父親是一個移民,以裁縫為生,收入微薄。冬天為了取暖,庫柏常常拿著一個煤桶,到附近的鐵路去拾煤塊。庫柏為必須這樣做而感到困窘,他常常從後街溜出溜進,以免被放學的孩子們看見。

但是,有一夥孩子常埋伏在庫柏從鐵路回家的路上,襲擊他,把他的煤渣撒遍街上。這樣,庫柏總是生活於或多或少的恐懼和自卑的狀態中。

後來,庫柏因為讀了荷拉修·阿爾傑著的《羅伯特的奮鬥》一書,內心受到了鼓舞,從而在生活中采取了積極的行動。在這本書裏,庫柏讀到了一個像他那樣的少年奮鬥的故事。那個少年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但是他以勇氣和道德的力量戰勝了這些不幸,庫柏也希望自己具有這種勇氣和力量。

庫柏讀了他所能借到的每一本荷拉修的書。當他讀書的時候,他就進入了主人公的角色。整個冬天他都坐在寒冷的廚房裏閱讀勇敢和成功的故事,不知不覺地吸取了積極的心態。

在庫柏讀了第一本荷拉修的書之後幾個月,他又到鐵路去揀煤。一會,他看見三個人影在一個房子的後麵飛奔。他最初的想法是轉身就跑,但很快他記起了他所欽佩的書中主人公的勇敢精神,於是他把煤桶握得更緊,一直向前大步走去,猶如他是荷拉修書中的一個英雄。

三個男孩一起衝向庫柏,庫柏丟開鐵桶,堅強地抵抗,使得這三個恃強淩弱的孩子大吃一驚。庫柏的右手猛擊到一個孩子的鼻子上,左手猛擊到這個孩子的胃部。這個孩子便停止打架,轉身溜跑了,這也使庫柏大吃一驚。同時,庫柏設法把另一個打倒,用膝部猛擊他,而且發瘋似地連擊他的胃部和下顎。現在隻剩下一個孩子了,他們站著,相互凝視了一會兒。然後,這個孩子也溜跑了。庫柏拾起一塊煤,投向那個退卻者,表示他正義的憤慨。直到那時,庫柏才發現自己的鼻子在流血,他的周身由於受到拳打腳踢,已變得青一塊紫一塊了。

庫柏並不比一年前強壯了多少,攻擊他的人也並不是不如以前那樣強壯,前後不同的地方在於庫柏自身的心態。他已經不顧恐懼,麵對危險。他決定不再聽憑那些恃強淩弱者的擺布。從現在起,他要改變自己的世界了,後來他也的確那樣做了。

庫柏給自己定下了一種身份,當他在街上痛打那三個恃強淩弱者的時候,他並不是作為受驚駭的、營養不良的庫柏在戰鬥,而是作為荷拉修書中的人物羅伯特·卡佛代爾那樣的大膽而勇敢的英雄在戰鬥。

隻要相信自己並全力以赴,任何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堅定的信心、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創業的原動力。隻要相信自己能行並全力以赴,任何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知道電腦的人,恐怕沒有人不知道比爾·蓋茨的。這位電腦業霸主,世界頂級巨富,開始創業時不過是個20出頭的大學生,若沒有絕對的自信,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放棄自己的學業,投身到一個新興的、未知的領域中去。

1968年,比爾·蓋茨在湖濱中學求學期間,第一次接觸到了電腦。現在看起來,當時的計算機隻不過是一台打字機,通過電話連到一部電腦上。學生在打字機上麵輸入指令,傳給電腦,電腦傳來答案由打字機打在紙上。這個現在看來相當簡單並且笨拙可笑的操作過程改變了蓋茨的一生。很快,他就掌握BASIC程序語言,並與其他幾個同學一起,不分晝夜的寫程序、玩電腦遊戲、在電腦上摸索,而且無師自通。

20世紀60年代末期,電腦快速發展,比爾·蓋茨與同學艾倫和另外一群有相同愛好的人,很快便在本校、甚至華盛頓大學,闖出程序專家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