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找到自己的優點,確定屬於自己的位置(4)(1 / 2)

劉敏的“快速裹紮成衣”通過在這些朋友身上演示,起到了促銷的作用,這些朋友如有活動就請她有償參加表演“快速裹紮成衣”絕技,或者通過“快速裹紮成衣”後,再請劉敏“依樣畫葫蘆”給她們製作時裝,甚至按“快速裹紮成衣”的樣式製作出表演服裝租用。劉敏通過這些活動,給她帶來滾滾不盡的財源。劉敏的服飾公司聲名遠播,口碑極佳,重慶市各大院校、銀行、稅務局、西南航空公司、聯通公司等各行各業的單位舉辦文藝演出、聯歡、會議、慶典等大型活動都要到劉敏的服飾公司租用各式各樣的服裝,並邀請她參加表演“快速裹紮成衣”絕技,為晚會助興。

劉敏根據自己“快速裹紮成衣”設計製作出上萬套服裝,能夠提供各種各樣的大型活動演出;各類舞蹈服、男女主持服、歌手服、晚禮服、婚紗、指揮服、合唱眼、時裝表演係列裝、禮儀服、少兒表演裝及各種特殊性類服裝,可供租用者選擇。

劉敏就是這樣憑借一手巴蜀絕技――“快速裹紮成衣”而出人頭地的。

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是一個人大展宏圖的基礎

一個人要想在某一領域裏出人頭地,就必須要掌握這個領域裏過硬的專業知識。這一專業知識,猶如建築的地基,地基打得越牢,做起事來就越順利。

香港珠寶界巨富鄭裕彤,絕對是珠寶界的專才。

15歲時的鄭裕彤,隻有小學水平,到澳門投靠未來的嶽父周至元。

周至元經營“周大福金鋪”,鄭裕彤就在店裏當“後生”,掃地、倒痰盂、做打點一切的“一腳踢”。鄭裕彤非常勤奮好學,除了掌握周家金鋪的運作,更時常觀察其他金鋪的營業方式。

婚後,鄭裕彤獲嶽父委任,到香港開設分店。於是,1946年,隻有20歲的鄭裕彤便在最短時間將店鋪管理、財務計算、人事安排、生意接洽與市場推廣學一一掌握。

20世紀50年代,鄭氏已經開始擁有“周大福”大部分股權。

60年代,他成立了“有限公司”,又將業務擴展至珠寶買賣。

70年代,鄭裕彤大力發展地產生意。他與一班香港人,包括何善衡、何添、郭得勝等,成立“新世界發展公司”。於是,他將“周大福”賺到的“第一桶金”,投資在大地上,由一位金鋪的小夥計搖身-變,成為世界超級富豪,財產被估計逾100億美元。

隻有小學教育程度的鄭裕彤,擁有兩個名譽博土學位。無疑,這種名譽是與“捐款”有關係的,但實際上,他擁有的專業知識,也足以令他成為“社會大學”的工商管理學博士了。

美國金融大亨、著名的華人金融家、企業家蔡誌勇的致富經曆也說明,不是從事行業裏的專家,不能創業致富。

蔡誌勇1929年出生於上海。1946年,在他17歲時,移民到美國,住在波士頓市。勤奮好學的蔡誌勇,來美國後先進中學念書,繼而進入兩年製的威斯萊大學,畢業之後,他再進波士頓大學深造,取得碩士學位。

蔡誌勇在大學時,以財政金融方麵的成績最佳,他也對財政金融最感興趣。大學畢業後,他就進入波士頓的金融圈服務,開始了他在美國金融界的艱苦奮鬥曆程。

起先,蔡誌勇不過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員,他在“忠誠管理及研究公司”任業務員。在這家經營互惠基金的公司裏,蔡誌勇工作了14年之久。從普通職員,升至經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精通了推銷互惠基金方方麵麵的業務。

在美國商場上,是否精通經營管理,是事業成功與失敗的關鍵所在。而蔡誌勇,正是一個有高學曆,又有生意頭腦的一流商業人才。他在忠誠管理及研究公司工作的頭六年裏,使這家公司經營互惠基金業務的收益,以每年百分之五十的速度增長,因而在同業中的知名度大增,被譽為“擁有點石成金術的人”。

在這樣的基礎上,蔡誌勇於1965年,將他擁有的公司股票賣回給公司,創立了他自己的經營互惠基金業的蔡氏經營與研究公司,奠定了自己在美國金融界崛起的基礎。那時,他才36歲。

1986年,蔡誌勇當上行政總裁。

蔡誌勇的創富,絕非僥幸,而是點點滴滴都是靠“專門知識”掙回來的。

現在,世界知識在以幾何級數增長,一個人就是生下來就開始閱讀,直到去世,也不能讀完千萬分之一,更不要說掌握了。麵對這些鋪天蓋地的知識,你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去掌握你所從事行業的相關內容,並將它們運用到你的實踐中去。

勤奮刻苦而又博學多才的人,會倍受到機遇的青睞

有的人由於自身的原因,很難受到機遇的垂青,即使偶有機會降臨,也難以有效地把握,因而依然平庸;而有的人平時努力學習,時刻準備著,這樣的人總會好運連連,因而變得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