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光棍村(1 / 2)

李爺爺在廟房裏聽到他們為迷信不迷信的事吵得不亦樂乎,阻止他們吵鬧後說自己累了困了想歇歇打個盹!

李爺爺這種冷處理的辦法還真管用,他們雖說滿腹牢騷也隻能拿水煙桶撒氣,一個比一個吸得響轟轟隆隆亂成一團。

他們吸著吸著一個個慢慢地平靜了下來,長老們坐在廟房裏時間太久也累了,大部分閉上眼睛養了養神。

墳埋在龍山上的家長們看到長老們可能真的累了,他們確實歲數大了也能體諒,鄉裏鄉親的有的還沾親帶故平時在一起也沒少喝酒,要不是為了墳地的事平時還稱兄道弟的。

今天為了墳地的事搞得大家不愉快,為了不影響長老們休息他們也很自覺地沒大聲說話,吸水煙桶的聲音也小了許多到後來也不吸了。

他們可能也會猜到“李爺爺剛才墳壓到龍尾巴了話裏有話的意思,”還親眼目睹了早上傳得沸沸揚揚的公雞不叫天狗吃太陽村民們的那種眼神,越想越不對勁心裏忐忑不安互相看了看。

李爺爺睡了半個多小時醒了,一點動靜都沒有保持剛才睡覺時的姿勢隻有嘴動了一下“我來說兩句”

我靠在阿爹的腿上不知不覺睡著了,李爺爺出聲我驚了一下,其實李爺爺的聲音不是很大,他老了那有那麼大的勁可能是廟房裏太安靜了。

大家睜大眼睛往李爺爺處看去:“李爺爺總算是睡醒了”

李爺爺調整好了坐姿,先吸了兩口水煙,將好大一口氣吹進了煙桶裏,煙霧從臉龐兩邊往頭上冒鑽到了頭發裏整個頭好像著了火。

他頭都沒有抬說話了:“你們知不知道,以前別村寨的人是怎麼叫我們村的嗎?他們叫我們村光棍村!

在坐的除了幾個年紀大的點了點頭,大部分不知道這個村名,他們隻知道我們村叫龍山寨,以村背後的龍山而得名。

現在聽李爺爺說我們村以前被叫做光棍村,他們到是第一次聽說個個精神了起來。

李爺爺帶著嚴肅的麵孔把頭轉過來看著我頭往上抬了一下:“那時候我還小,跟他差不多大”

大家知道李爺爺那時年齡跟我差不多大,算算也是七十多年前的事了就是1890年左右。

李爺爺想了想回憶起了往事:聽老人講很早以前第一個往龍山上埋人的是一個馬幫隊的頭人,滿臉長了好多麻子,別人叫他張麻子,村裏人也叫他張麻子,他不覺得沒什麼不好叫他也應。

他帶領的馬幫隊是販鹽的走南竄北,不但給村寨販鹽還給住在大山裏的土匪送鹽,黑白兩道都吃得開。

他臉上不但有麻子還有很多刀疤一臉的橫肉,個子矮矮的身子很粗,說起話來啞啞的嗓門,總覺得脖子裏有好多粘東西堆在裏麵,不但他說話費勁別人聽起來也難受,聽他說話都嚇人生怕他說不出話會動手打人。

他到我們村寨好多次,跟村裏的地主混得很熟,每次來都在地主家住上幾天。他們不在房間裏喝酒,喜歡在地主家院子裏大樹底下喝酒。他們喝酒猜拳的聲音很大“哥兩好!好就好!再來個好!”半村人都能聽到他倆劃拳的聲音,有的小孩還把他和地主誤認為是哥兩個了”

傳說張麻子從小就喜歡玩槍弄刀,打架很厲害,經常跟土匪打交道,村裏地主也怕他,地主的那幾把槍聽說是他送的。

張麻子跑的地方很多,說我們村好:山青水秀,整個村寨背靠龍山而居,村寨右邊有一條小河從西向東流過,前麵的道路是西南方向,按“風水”的說法,青龍白虎都具備也是最佳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