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柚果的采收、保鮮貯藏和商品的處理
一、采收與保鮮貯藏
1、采收時間與方法。采收期為11月初至11月下旬,貯藏果實在11月中旬前采收。選擇晴天露水幹後采摘,采果時采用"一果兩剪法",即先剪留果柄1-3厘米,然後在果柄齊果肩處剪平。采下的果實要小心輕放,避免碰傷、摔傷。
2、采後藥物殺菌保鮮。果實采後2天內,及時用藥液浸果,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特克多5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三者任一再加200ppm2,4-D鈉鹽,浸2-3秒鍾,以全果浸濕為度,撈起晾幹,5-7天後包果。
3、單果包裝。用0.01-0.02毫米厚,35×26厘米寬的聚乙烯薄膜袋單果包裝,以減少失重,保持果麵新鮮飽滿。
4、常溫室內貯藏。選擇有自然通風換氣的倉庫或房屋貯藏,在柚入庫前7-10天,用4%漂白粉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稀釋液噴灑地麵、牆壁,也可以用硫磺粉(每立方米體積用10克)燃燒薰蒸密閉門窗消毒2天,然後通風換氣,曬幹備用。庫房地麵用木板或竹排墊起後,在板上麵分層放果,一般可堆放5-8層,也可用蘿筐裝起,品字堆放,管理中要定期檢查,及時取出腐爛果,並根據天氣及庫房情況開窗通氣,地麵噴水等,以調節庫房的溫濕度。
二、采收後的商品化處理
1、采後藥物處理。柚類果實采收後應盡快進行保鮮劑處理,最好及時處理,最遲不能超過3天,否則失去保鮮劑的處理效果。保鮮劑由防腐劑(或稱殺菌劑)和植物激素組成。在植物激素中,保鮮效果較好的是植物生長調節劑2,4-D,其作用是保持果蒂部分具較高的生長素水平,抑製果蒂離層形成,長期保持果蒂不脫落,防止真菌侵害。2,4-D能調節果實的代謝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抑製果實呼吸作用,延緩果實衰老,提高果實耐貯性,使果實較長期地保持良好的風味和外觀。2,4-D使用濃度,70-700微升/升均有效,和殺菌劑混用時250微升/升較適宜。殺菌劑使用濃度如前所述。
2、塗膜劑處理。塗膜劑的處理效果主要有:第一,改善果實外觀,包括果皮顏色、光澤等;第二,減少果實水分蒸騰,減少果實失重。有的塗膜劑已加入殺菌劑和生長調節劑。國內使用得較多的塗料有蟲膠塗料、SM液態膜、京2B、高脂膜、AB保鮮劑、SG蔗糖酯、蠟液等。王日葵經多年試驗,國外(意大利、美國等)的水果蠟液處理效果比較好,能明顯改善果實外觀。
塗膜處理方法有浸塗法、刷塗法和噴塗法。前兩種方法為手工操作,後者可在水果采後自動生產線或噴蠟機上進行,用藥省、工效高。蠟液或膜劑根據使用說明、與水配成一定比例即可使用。
3、預貯。預貯是指將藥物處理過的果實,放置在陰涼幹燥、通風良好的場所作短期貯藏,有預愈傷、軟化和減少褐斑病、枯水病發病率的作用。
⑴預貯天數。根據庫房溫、濕度情況,柚類果實預貯3-5天為宜。
⑵預貯程度測定。a、手捏法:用手輕捏果實,手感果實稍微變軟且有彈性時即為適度。 B、稱重法:根據失重率,果實失重2%左右時結束預貯。經過上述處理,能明顯提高果實的耐貯性,延長果實的貯藏期。
聖女果脯加工中需解決的問題
一、甜度不足問題。在低糖果脯的加工中,一般用澱粉糖取代部分蔗糖,這樣可以在保證低糖果脯飽滿的同時,減少果脯的蔗糖用量,特別是對於喜愛甜食的人來說,可能感覺甜味不夠,這時可以添加甜菊苷等低熱量甜味劑,適當提高果脯的甜度。
二、透明度和飽滿度不足的問題。高糖果脯光亮,飽滿,透明度好。減少用糖量後,果脯的透明度和飽滿度受到影響,同時會增加單位產品水果的消耗。增加飽滿度的措施有:⑴用電解質溶液浸泡水果。電解質溶液成分有磷酸鹽(防褐變)、鉀、鈉鹽(提高滲透壓)、鎂鹽(增加果脯清脆感),以及鋅、鉻、鹽等。電解質溶液濃度3-5%。電解質溶液浸泡水果可以使果肉組織適當脫水,擴大細胞間距離,有利於其他物質的填充和滲透。⑵在糖液中加入相應的食品添加劑。⑶提高果脯的含水量。
三、低糖果脯的貯藏性問題。低糖果脯含糖量低,貯藏性比高糖果脯差。提高低糖果脯貯藏性的措施有:⑴加強生產過程的衛生管理,減少汙染。⑵適當添加防腐劑,抑製細菌的生長。⑶選用隔絕性的複合包裝材料。⑷采用真空或充氮包裝。⑸有條件的工廠在果脯包裝後進行滅菌處理。
蘋果采後的預處理技術
蘋果在采收後,儲藏前,為保證儲藏質量,對蘋果進行預處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預處理的存在和好壞可直接影響儲藏期間的果品品質變化。預處理包括:剔果、分級、浸果、預冷。
剔果:預處理的第一步,主要是嚴格地剔除病果、爛果,有日灼傷或機械傷的蘋果。防止個別壞果影響到全部蘋果的儲藏品質。
分級:主要按果形、大小進行分級,即根據果實橫徑的最大部分直徑分為若幹等級。例如,我國出口的紅星蘋果,直徑從65-90毫米,每相差5毫米為一級,分為5級。
浸果:目前水果的防腐處理在國外已經成為商品化不可缺少的一個步驟,我國許多地方也廣泛使用殺菌劑來減少采後損失,可達到輔助儲藏的作用。這裏介紹兩種簡易的自配保鮮劑配方:⑴10千克水和0.5千克清潔的鹽,充分攪拌溶化即可用。蘋果放入10分鍾即可。⑵10千克水和1克乙酸水楊酸(安全無毒、化學藥品店有售),攪拌溶解後即可用,浸果時間也是10分鍾。
預冷:預處理中最主要的一步,采後及時降溫,也叫預冷。蘋果采收正值高溫季節(針對用於儲藏的中晚熟品種),日灼溫度在25℃左右,果實不僅有自身釋放的呼吸熱,還持有大量的田間熱,果溫高於氣溫。采後應散熱降溫,這樣可以降低果品的生理活性,減少營養損失和水分損失,延長儲藏壽命,改善儲後的品質。
就蘋果而言,較經濟的預冷的方法是自然預冷,即將產品放在通風的地方使其自然冷卻。常用的方法是在蔭涼通風的地方做土畦,深15厘米左右,寬1.2米左右,把果實放入畦內,排放厚度從4至5層果為宜,白天遮蔭,夜間揭去覆蓋物通風降溫,降雨時或有霧、露水時,應覆蓋以防止雨水或霧水、露水接觸果實表麵,經1-2夜預冷後於清晨氣溫尚低時將果實封裝入儲或直接入儲。若清晨露水較重,應於該天傍晚將覆蓋物撐起至離果20-30厘米處,這樣可達到預冷又防露的目的,次日清晨即可入儲。
柑桔采收期須防治油斑病
柑桔油斑病,是隻發生在成熟或接近成熟果實上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它是由於果皮油胞破裂,桔皮油外滲後侵觸果皮細胞而引起的。
發生柑桔油斑病的主要原因是在果實成熟期,雨水過多,遇有大風或日夜氣溫變化劇烈,造成果蒂周圍部分果皮油胞破裂而引起,也可能是雨後或是晨露水未幹就急於采收,或者在采收中損傷果皮而發生病害。柑桔油斑病發病輕重與品種有密切關係,一般果皮結構細密脆嫩的品種發病較多,果皮結構粗糙疏鬆的品種發病較少。由於油斑病僅發生在樹桔果皮外層的油皮層,因此,在較幹燥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引起果肉腐爛,但油斑病會嚴重影響果實外觀,降低商品性,同時,在病斑上容易發生其他病菌,引起貯藏期間果實腐爛變質。
柑桔油斑是一種生理性病害,目前尚沒有一種有針對性的藥劑加之防治,而隻能在生產和采收中認真加以防治。主要方法有:
1、盡量避免在下雨和早晨露水未幹時或大風過後立即采果,應在雨後再過2-3個晴天采果。
2、在采收、挑選、裝箱、運輸和貯藏過程中盡量做到輕采、輕放、輕運,避免果皮受到損傷。
3、在霜凍以前果實采收結束,或者在采收前20天對樹冠外圍果實塗上石灰水也有減輕發病的作用。
據一些試驗顯示,在浸果防腐保鮮過程中正確使用2,4-D保鮮劑,也有減輕油斑病發生的作用,即1包萬利得和2到3包2,4-D及清水8-10公斤,不要任意提高2,4-D濃度,同時2,4-D先要選用溫水或高濃度燒酒充分溶解後再與萬利得和清水充分攪勻混合再行浸果,可以減少油斑病的發生程度,桔農朋友不仿也試一試。
桃、李樹冬季管理方法
冬季也是桃、李樹的休眠期,管理的重點也是整形修剪和清園。
(一)桃樹整形修剪
冬剪在秋季落葉後至明春萌芽前均可進行。桃樹對光照要求較嚴。整形時多不留中心領導幹,而采用開心形。幹高35~45厘米,錯落著生三大主枝。主枝開張角度視品種而異,直立型品種主枝開張角度應大些,以50~60度為宜;開張型或半開張型品種以45~50度為宜。在主枝上約隔60厘米配副主枝1~2個,全樹可配備3~6個副主枝,基角為75度。主枝的延長枝一般可留60~80厘米,骨幹枝的方向要盡量選留外芽延伸。側枝可適當留長,約為主枝的2/3,角度要大於主枝,延長枝要低於主枝,保持其從屬關係。成年樹冬季修剪主要是短截修剪和疏刪修剪。短截修剪,就是把枝條剪短,剪去長果枝先端不充實部分,約為全枝的1/3,保留生長充實中庸的結果枝(一般約留25厘米),生長較弱的長果枝可以重短截,生長偏強花芽著生部位偏上的長果枝,則要輕短截。長果枝一般應保留斜生或水平的,除去直立或下垂枝。短果枝可以選比較粗壯、花芽肥大充實的保留一部分,每隔10厘米,保留一根斜生的或直立的短果枝為宜。培養更新枝,在母枝上遠留兩個相近的枝,對上枝按結果枝修剪,使其結果,下枝僅留基部重短截,抽生兩個新梢,形成第二年結果枝。盛果6~7年生樹,骨幹枝及時回縮更新,可留30~50厘米,甚至回縮到二年生枝上,防止下部枝條枯死。注意結果枝組的培養更新。在結果的同時,要留一定的更新枝,同時要控製樹冠上部和外圍枝,防止內膛空虛。對下部和內膛枝組要放縮結合,去弱留強,抬高角度,注意複壯。對骨幹枝或大枝組上生長過密的枝條從基部疏除。
(二)李樹整形修剪
李樹整形一般采用自然開心形,樹幹以上無中心主幹,隻有3個大主枝,幹高一般平地為60~70厘米,山地為50厘米左右,於當年的6~7月在主幹上選留分布均勻、與主幹成40~50度角的3個枝作主枝。冬剪時,主枝一般剪留45厘米即可。其它枝采用緩放,有生長空間的留作輔助營養枝,疏剪過密枝條。第二年冬剪時,對主枝的延長枝繼續進行短截,剪留長度與上年相似。凡是在主枝上生長短、中、長果枝應全部采取緩放,對角度較好、距主幹40~60厘米處的長枝,選留2個作為副主枝,每個主枝上的副主枝最好都在各自主枝的同側,剪留長度要短於主枝。進入盛果期以後,以花簇狀短果枝和短果枝結果為主。此時的修剪要以疏刪和短截相結合為主。對骨幹枝上當年生的生長枝或長果枝,將過密的疏刪外,其餘長放,不修剪或輕剪,促其中下部形成花簇狀短果枝或短果枝,作為結果基枝。剪去競爭枝、徒長枝、萌孽枝及病蟲枯枝。結果基枝的培養應選長度在50厘米以內生長充實的生長枝或長果枝。生長枝或長果枝如斜生或近似水平枝,可長放不修剪;如長勢強,近於直立且過長的,則可縮剪1/3,以促進基部葉芽萌發。刪除徒長性強枝,選留長勢中庸延伸方位的斜生枝適當短截,下部短果枝都可留待結果,對主、側枝和副主枝結果基枝上的花簇狀短果枝或短果枝以及結果後其頂芽繼續形成的短果枝,如著生過密,可留優去劣,適當疏除。結果基枝以二、三年生的結果能力最佳,以20~40厘米長度的著果數最多。超過這個年限,多數短果枝衰退,結果極少。此時對這些枝應及時更新,去弱留強。第一年必須培養一定數量的結果基枝,經3年結果後,從基部疏除或重短截,輪換更新。
(三)冬季清園、減少病蟲基數
桃、李園每年11月份開始全園翻耕,疏鬆土壤,破壞地下越冬害蟲生存環境;剪除病蟲枯枝,對周圍雜草全部鏟除,將枯枝、落葉、病蟲枝、雜草、集中燒毀;對樹幹進行刷白;刮除樹上流膠,用402殺菌劑100倍液塗抹病部。萌芽前,全園噴一次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減少病源;開好排水溝,防止漬水。
溫室桃樹休眠前管理技術
溫室桃樹扣棚強迫休眠,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進行。扣棚強迫休眠前10天的管理非常重要,管理不好,直接影響坐果率、產量和品質的提高。此期的關鍵管理措施如下:
葉麵噴肥:強迫休眠前10天,葉麵噴施3%-5%的高濃度的尿素液,並加入粘著劑、滲透劑,如增效將軍和特效王等,讓樹體迅速吸收一定的養分,為以後發芽膨大、桃花盛開奠定良好的基礎。噴施時間應在下午4時進行,注意噴施均勻周到。
增施底肥:增施底肥在休眠前9天進行,溫室桃樹比露地桃樹生長期長,施肥量和施肥次數也要加大和增多,畝施有機肥4000公斤,化肥的施用量為全年施用量的一半,每株為0.2公斤,氮、磷、鉀的比例為10:3-4:13-16.可先撒施化肥再施粗肥,深翻10-15厘米。也可溝施,在兩行桃樹中間(一半行距1-1.2米)開溝,深10-15厘米、寬20厘米,深施後埋嚴踩實。
澆水施肥後的第三天,要澆透水,但不宜過大。然後蓋好地膜,以後隻需在幼果期、硬核期、成熟期各澆一次水,即可滿足桃樹對水分的需要。
覆地膜蓋:地膜在澆水後的第3天,即桃樹休眠前的第三天,覆蓋幅寬與桃樹行距相等的黑色地膜,膜與膜連接處用土壓好,或用細樹枝在膜的邊緣插牢,防治風吹掀膜。
捋葉:休眠前2天,要從每個枝條的基部向上捋,對於在夏季化控不好或較嫩捋不下的葉片,要輕輕的掐掉,做到一片不留。捋完後,把葉片清理出棚深埋。
噴藥捋完葉即可噴藥。桃樹主要病還有穿孔病,瘡痂病、流膠病等,可噴100倍65%代森鋅或50%福美胂或9281。蟲害主要有葉蟎、蚜蟲、潛葉蛾等,可噴800-1000倍液的農蟲斃進行防治。殺菌劑、殺蟲劑要均勻噴灑到桃樹的主幹和枝條上,以減少病蟲害的傳染源。
脆棗的栽培技術
薊州脆棗果麵鮮紅,果個中等大小,在陽光的照射下它是那麼的有光澤,那麼的豔麗奪目,如同一串串葡萄掛滿枝頭,薊洲脆棗清脆爽口,多汁,形如芒果甜如密,紅若雞血脆若梨,這是近年來人們對它的真實評價,薊洲脆棗具有很強的抗寒、抗旱、抗貧瘠的特性,不論是在這樣的荒山石坡上,還是在石灰岩裂縫的廢棄地上,隻要有一點點的空間,它都能頑強茁壯的生長,正常結果,難怪當地老百姓稱它為搖錢樹。
總體來說有這幾方麵優點,第一個優點品質比較優良,它的含糖量高的時候能達到30%,吃起來非常甜、脆,所以品質比較優,二是棗耐瘠薄,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環境完全是山區,在土壤石頭很多的地方,它照樣能夠生長的很好,第三個特點是,它早果性比較強,它今年嫁接,明年環剝,它明年就結果。
其實這薊州脆棗還真的不難栽,隻要我們掌握好嫁接技術,即使是在荒山石縫中嫁接時,它也能茁壯成長,砧木和接穗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嫁接的成活率,結果的早晚,多少和品質。
嫁接以前把保存的棗樹枝條剪成小段,每段留1-2個主芽,為了減少接穗的水分蒸發,提高嫁接的成活率,還要對接穗實行蠟封處理,蠟封時的關鍵技術是掌握蠟封時的溫度和沾蠟的時間,溫度過高容易燙傷接穗,溫度過低,蠟層太厚,容易剝落,這裏有一個竅門,融化石蠟前先在鍋底加一些水,保證溫度不會超過100度,嫁接時間一般在酸棗苗萌芽前後,嫁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生產中應用比較多的是劈接法。
嫁接前先平砧,平砧高度為8-10厘米,清除剪下的酸棗枝條,劈接用的接穗下端要削成兩麵等長的楔形,削麵長2-3厘米,要求平直,不留毛茬,嫁接時在砧木根莖部分選擇光滑的部位剪平,用手剪在中央的部位劈開,就勢插入接穗,使一側對齊,芽體朝向對齊的這一側,然後用塑料條自下而上纏嚴、綁緊接口和接穗的基部,嫁接苗的管理比較簡單,在嫁接苗萌芽期有一個關鍵環節,就是要及時除萌,也就是去掉砧木萌生的芽子,好集中營養促進接口愈合和接穗的生長,一般除萌次數不少於2-3次,這些就是除萌後生長出來的健壯新梢,如果管理好的話它猛著勁的長,一天一個樣,如果管理得當,當年就能長1米多高。
人們常說歪瓜裂棗,吃瓜要吃歪把的,吃棗要吃裂的,說裂棗糖分多,其實不然,如果棗樹的前期比較幹旱,後期雨水比較多,它的果肉和果皮生長的不均衡,也就是果肉長的快了,果皮長的慢了,那麼又該如何解決呢?
聰明的薊縣人,為了使棗不出現裂果的現象,在山區的果園裏他們就地取材,在前期比較幹旱果實成熟期又缺雨的情況下,將雜草割下,然後覆蓋在樹下,這樣既防止水分的蒸發,維持土壤水分的相對穩定,減少裂果,利於棗的生長,雜草腐爛後,來年又是很好的肥料,既防止了裂果又培肥了地力,那麼有條件的地方又該如何合理的進行種植呢?
密度看你怎麼需求,如果地比較少,從長遠來看,可以先密,後稀,也可以稀植,如果太稀,環剝不能太早。
環剝是在盛花期的時候進行,主要是使樹的韌皮部受傷,如果不環剝那麼棗樹所進行的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質就會向樹下輸送,環剝後就會造成暫時性的樹上養分積累,使比較多的有機質分配給上部枝條的花和果實,以提高產量和質量。
環剝應在晴天進行,薊洲脆棗今年定植,第二年就可環剝,環剝當年就可接棗,環剝的寬度是樹幹周圍的十分之一,在距離地麵15-20厘米為宜,以後每年依次向上環剝即可,環剝深度以刀口達到木質部為最好,剝掉韌皮部。
雖然這個品種是一個非常抗旱的品種,但是如果有水澆條件的話,最好能一年澆2-3次水,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的話可以因地製宜,一個是開花前澆一次水,主要是促使新梢的生長,對後期的作果非常有利,第二遍水是開花之後,果實速長期,對果實的增大非常有利,三次是封凍水,這是一年中最後一次水,對苗木的安全越冬,對樹木對水分的貯量非常有利。
在封凍前除了澆足水外,還應適當的施一些有機肥,施肥時所挖穴深40厘米,穴寬40厘米,穴長100厘米左右,施肥時要適當加入一些土,拌均勻,以免肥力過於集中,損傷棗樹的根係。施完肥之後要及時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