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西瓜貯藏保鮮法

西瓜貯藏保鮮法:

一、西瓜的采收及采後處理

1.品種的選擇:選擇瓜肉致密、含糖量高、瓜皮厚而堅韌的品種。

2.成熟度:采時以八成熟左右為好,生瓜或過熟的瓜都不利於貯藏。

3.采摘時間:采前7—10天停止灌水,摘瓜時間應在清晨或午前,切忌在烈日下氣溫較高時采收。

4.采摘方法:采摘時應帶2—3厘米的瓜柄,保留一段藤蔓和3—4片葉。在采摘和運輸的過程中,要輕拿輕放,避免顛簸、振動和擠壓,以免造成表麵上難以發覺的內傷,這種內傷在貯藏的過程中極易腐敗。因此最好能實行產地貯藏,避免長途運輸。

5.藥物處理將準備貯藏的西瓜浸泡在15%的食鹽水中30分鍾,取出後晾幹水分。經處理過的西瓜,按每公斤西瓜用0.1—0.2毫升的克黴靈以棉球或吸水紙吸附,分散於西瓜的四周,用塑料薄膜密封熏蒸24小時,即可防黴防腐。在滿足其他貯藏條件的情況下,可貯藏4個月左右。

二、貯藏的適宜條件

1.溫度:短期貯藏的適宜溫度為7—10℃,長期貯藏的適宜溫度為12—14℃。溫度低於7℃時,易出現冷害。冷害的症狀為:果實表麵出現不規則的小而淺的凹陷;冷害嚴重時果肉顏色淺,纖維增多,風味變劣。為了防止冷害的出現可采取:①貯藏最低溫度不能低於7℃;②貯前高溫(26℃)預貯4—5天。

2.濕度:適宜的相對濕度為75%—80%。

三、貯藏方法

1.冷庫貯藏:把經過處理的西瓜裝入塑料袋中,同時放些用飽和高錳酸鉀浸泡過的碎泡沫塑料,以吸收西瓜本身產生的具有催熟作用的乙烯。然後密封紮口貯藏。或將西瓜堆三層,注意擺放的位置要與田間生長的位置相同,同時在西瓜層中分散放些處理過的碎泡沫塑料,再蓋上塑料薄膜,但不密封。冷藏溫度在12℃左右,相對濕度75%左右即可。此法可貯藏2個月左右。

2.沙藏:選擇通風涼爽的房屋作貯藏場地,在地麵上鋪7—10厘米厚的細沙,用1%的高錳酸鉀或150倍液的福爾馬林溶液噴灑消毒,然後通風。將經過處理的西瓜逐個放在沙麵上,讓西瓜原來著地的一麵著沙,不要擠壓。排好後,蓋沙至瓜柄的1/3—2/3處,將綠葉露出沙麵,用0.1%磷酸二氫鉀溶液和0.5%的蔗糖溶液噴灑葉片,二者交替使用,每周噴一次磷酸二氫鉀和一次糖液。采用此法可貯藏50天左右。注意保持沙子濕潤。

3.堆藏或架藏:在地麵上鋪10厘米厚的濕沙,堆三層西瓜或搭架擺放貯藏也可。

西瓜在貯藏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西瓜擺放的位置應與田間位置相同,且離開冷庫牆壁。

(2)定期檢查,發現變質的西瓜應及時揀出,以防侵染其他西瓜。

(3)若濕度過大,應翻動西瓜,並通風排濕。

(4)嚴防鼠害。

西瓜的短期貯藏

此法多用於城市零售市場。在批量西瓜到達後,立即將其挑選分檔,分清生熟、好次。熟瓜和次瓜立即銷售。結實、成熟度較低的瓜可作短暫貯存,陸續銷售。貯存場地最好是泥土地麵,其次為地板、水泥地麵,且陰涼通風。先在地麵上鋪5~10厘米厚的麥草,然後在草上堆放西瓜,一般以三層為宜,或搭架擺放。堆放時注意保持田間生長狀態,即“瓜背”(原來向陽的一麵)向上,“瓜肚”(原來接觸地麵的部分)朝下。存放期間勤翻堆檢查,及時檢出熟瓜和次瓜,清理病、爛瓜。

枇杷果實貯藏保鮮方法

一、藥劑處理

枇杷采收後,立即用苯來特500毫克/升浸果30秒,常溫下貯存可達28天,果實未出現皺縮或變色,能有效防止腐爛發生。研究指出,用施保功1000毫克/升加百可得200毫克/升洗果,結合乙烯吸收劑處理後用PE保鮮膜套果有良好的防腐效果,貯存66天其腐爛指數僅為3,而對照高達54.2。另有專家認為,采收的枇杷經風冷預貯後,裝入外套PE的塑料筐內,應用保鮮劑、減壓、低溫等綜合技術措施,保鮮45天,好果率達100%,且果實色澤鮮度不變。另外,采收的果實立即用1%二氧化硫(體積比)熏蒸20分鍾,或用1%多菌靈加0.02%2,4-D浸1分鍾後晾幹包裝,或用0.5%氯化鈣處理,或仲丁胺0.1毫升/公斤熏蒸,均可大大減少果實腐爛。

二、冷藏

隨著貯藏溫度升高,枇杷果實的失水及裂果顯著增加。研究表明:枇杷屬非躍變型果實,采後呼吸和乙烯產生均呈下降趨勢。低溫能顯著抑製果實的呼吸和乙烯產生。同時,枇杷屬非冷敏果實,1℃低溫下並不表現冷害症狀。適宜的貯藏溫度為1-5℃。溫度低於10℃時隱黃質及苯酚含量會有一些改變,其中多酚氧化酶活性與果實褐變有關。因此,冷藏可有效控製果實腐爛,延長貯藏期。但溫度急速下降時,總酸和蔗糖的含量顯著下降,長期低溫貯藏後,果實會出現風味變淡、果皮難剝、果肉質地生硬。

經研究發現,在l-5℃溫度下,結合薄膜包裝,貯藏30天後,好果率在90%以上;此外,在冷藏條件下,用0.2%-0.4%二氧化硫釋放劑處理,經35天貯藏後腐爛指數為o,對照卻高達9.3。冷藏結合二氧化硫處理可顯著抑製果實的呼吸強度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延緩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製果實硬度的增加和果心褐變,降低果實腐爛的發生,從而延長貯藏期。研究發現,氯化鈣結合冷藏也可延長枇杷貯存期,用0.5%氯化鈣溶液浸泡30分鍾,置於5℃下貯存25天,腐爛指數最低,效果最好。專家認為,用厚度為20微米聚乙烯薄膜包裝,在5℃下貯藏可達60天,果實品質保持良好。意大利的一項研究表明,在8℃下,用聚乙烯袋包裝,可貯藏30天,果實外觀與風味都未改變。

三、氣調貯藏

枇杷氣調貯藏庫的庫溫為5+-1℃,相對濕度90%-95%,氧氣含量10%-12%,二氧化碳4%-6%,在此條件下貯藏50天以上,果實損耗率僅為3.14%,好果率達96%以上,且果實外觀豐潤飽滿,色澤光亮,易剝皮。但采用此方法必須注意二氧化碳與氧氣的相對濃度。據報道,在二氧化碳含量為12%,氧氣含量為2%的情況下,貯存5天,果實內部就會發生褐變,外表皮出現褐斑,且時間越長,症狀越明顯。原因可能是高濃度二氧化碳促進了果實內部的酚類代謝。

西瓜增甜有辦法

糖精豆增甜法 將500克糖精溶於一大鍋水中,煮沸後加入大豆5—10千克,繼續加熱煮至水幹,使糖精充分滲透到膨脹的黃豆體內,製成糖精豆,再與5千克硫酸鉀、5千克二銨、15千克草木灰充分攪拌後,在西瓜膨大期開溝施入,可提高含糖量20%左右,效果極為明顯。

多施含鉀農家肥增甜 西瓜屬典型的喜鉀作物,在整個生長期中所含的天然鉀能促進瓜秧生長健壯,加快糖度積累,提早成熟。在整地施肥時,應選用一些含鉀量較高的農家肥,如雞糞、羊糞等,少用含氮多的大糞等,這樣種出的西瓜個頭整齊,風味好,甜度高。

施用活性生物鉀增甜 活性生物鉀是一種高科技生物肥料,含數億高效活性微生物矽酸鹽菌,它可以分解轉化土壤中的含鉀礦物質,變無效鉀為有效鉀、不斷釋放出可以利用的鉀元素,供植物吸收,它可促進西瓜的生長發育,使葉色濃綠,果形端正,個大而整齊,糖分轉運快,可使甜度增加重1—1.5度。

植物油增甜法 在西瓜座穩後,用帶尖木棍距瓜根20cm處紮眼,深10cm,取植物油或油渣(花生油、豆油、芝麻油等)5克施入,然後用土封嚴,也可提高含糖量0.5—1度,此法可結合追肥一起進行。

噴施稀土溶液增甜 噴施稀土可使葉片增大、葉色變深、果實膨大快、瓜形端正、耐貯性好、增產18.4%,含糖量增加15%,一般選晴天下午噴施,共噴3—4次。

激素處理增甜法 在花期和幼果期,用毛筆蘸千分之0.1赤黴素溶液塗抹花柄或果柄一周,不僅可提高坐果率,減少化瓜,促進果實膨大,還可以增加甜度1度以上。

果實套袋前的藥劑選擇

一、套袋前藥劑選擇:

從謝花後至套袋前一般用藥3次左右,此期正確的藥物選擇非常重要,能夠有效的克服因用藥不當造成的黑點、果鏽、裂紋等果麵粗糙問題。具體用藥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⑴應選擇顆粒細、懸浮率好、安全的粉劑或水劑殺菌殺蟲劑,如噴克、乙生、寶麗安、克菌康、甲基托布津、多菌靈、殺菌優等。⑵盡量不要選擇顆粒粗、懸浮率差的藥劑,如國產代森錳鋅、退菌特、福美雙等。⑶不要選用名字奇特或含硫的複配藥劑,如加硫或複方的多菌靈等。⑷噴藥時不要混用各種增效劑。⑸慎用乳油製劑。盡量不選擇乳油製劑,使用時按介紹高倍數稀釋使用。⑹不能使用波爾多液和其它含銅製劑。⑺結合噴藥選擇含鈣量高的絡合或鏊合鈣肥,如富力鈣、氨基酸鏊合鈣鋅鐵,套袋前噴施3次。

二、套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⑴紙袋選擇:蘋果和桃應選擇遮光性好、通透性好、耐拉力強、抗老化、做工精細的雙層紙袋;葡萄應選擇白色、耐拉力強、蠟質適中的紙袋。⑵套袋時間:紅富士蘋果應在謝花後1個月左右,即5月底至6月初進行套袋,中華壽桃在6月上中旬套袋;紅提葡萄應在果粒黃豆大小時套袋。⑶噴藥後應間隔2天左右進行套袋,以減輕藥劑對果麵的危害。⑷盡量使果袋排氣孔向上,以利排熱排濕,減少日灼和果鏽。⑸排氣孔應暢通,紮口要嚴。

鮮食棗貯藏保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