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醫院會計信息失真的研究(2 / 2)

(3)醫院對會計人員的獎懲力度不夠。首先從國家層麵來講,針對會計人員的有意的或是無意的過失行為沒有明確的懲罰製度。導致各行各業關於此方麵的條文條例製定也就隨之模糊了。其次,醫院主要拚的是服務方麵的競爭力,忽視了對會計人員的管理,從客觀上縱容了會計造假。

三、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措施

針對前一章節的的原因分析,分別從醫院會計人員和醫院整體兩個方麵製定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

(一)針對醫院會計人員自身的改進措施

(1)建立約束機製。一是強化內部監督。按照現代醫院管理的要求,健全醫院內部治理結構,明確責權利,使所有者、會計人員與經營者達到經濟利益上的一致性。二是加強外部監督。財政部門要加大會計管理力度,對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依法實施監督。並聯合審計、稅收、銀行等部門形成監督合力,共同促使醫院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此外,新醫院財務會計製度規定“醫院年度財務報告應按規定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由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服務機構對會計行為進行檢查、評估,實施監督,可以提高醫院會計信息質量。

(2)加強誠信建設和道德規範教育。首先要自上而下的加強誠信建設,作為一名會計人員,無論崗位的高低,都要為單位、國家忠誠的奉獻自己,敢於同一些違反會計原則的行為作鬥爭,堅決抵抗來自單位內部和其他方麵的利益誘惑。尤其是領導要以身作則,杜絕造假。其次是加強在職員工的道德規範的再教育,定期的組織相關職位的員工進行該方麵的學習,讓其認識到道德規範的重要性,端正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針對醫院整體進行的改進措施

(1)健全監督體係,充分發揮監督職能。要充分利用醫院自身、社會和國家政府三方麵相結合的強有力的監督,從而進一步完善會計監督體係,保證會計監督的權威性和全麵性。同時作為一個獨立的單位,醫院要有自己獨立全麵的內部會計控製製度,明確而規範的會計核算程序,進一步落實由經濟實務到會計賬簿的全麵性和正確性。此外嚴格按照會計崗位及人員錄用原則,合理設置會計崗位,從而有效的避免真賬假算的失誤。

(2)改革醫院會計管理體製。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和部署,抓緊推行會計委派製,要理順院長負責製與會計職能獨立的關係,將會計機構從醫院行政隸屬關係中獨立出來,給會計機構提供一定的理財權、人事權,使會計人員的利益得到保障,讓其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進行會計工作,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公私不明、上級強製性壓力帶來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3)加強會計打假力度, 提高會計造假的違法成本。對惡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處罰力度。建立會計誠信平台,讓全社會監督會計主體的會計行為。醫院負責人要根據相應的會計法規製定嚴厲的會計獎懲製度,並且以身作則的貫徹實施,摒棄一些人情原因,對那些不遵守行業操守、不守信用會計人員,不僅要讓其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更要受到法律的製裁,使其造假成本遠遠大於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