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丹書鐵卷(2 / 2)

戲蝶流鶯聚窗外。洛濱春雪回,巫峽暮雲來。

雪花飄玉輦,雲光上璧台。共待新妝出,清歌送落梅。”

那女子坐在琴前,纖手輕撥,一詠三歎,弦樂徜徉。一曲終了,動聽的聲音不絕於耳,在屋中流淌,餘音繞梁。

方勉一時興起,便吟道:入叢台,叢台裛春露。滴瀝間深紅,參差散輕素。

妝蝶驚複聚,黃鸝飛且顧。攀折殊未已,複值驚飛起。

送影舞衫前,飄香歌扇裏。望望惜春暉,行行猶未歸。

暫得佳遊趣,更愁花鳥稀。且學鳥聲調鳳管,方移花影入鴛機。

那女子聽得方勉的輕吟,便抬起頭來,彎彎的眉毛,柳月般的眼睛,嬌俏的鼻梁,紅潤的小嘴,雖說是素麵朝天,卻也是個千裏挑一的美麗姑娘,如果放在方勉現在的時代,起碼也是什麼天後級別的。

“公子懂得詩詞?”那女子紅唇輕啟,問起了方勉。

方勉嘿嘿一笑:“略知一二。”

包峰在一邊嘀咕著:“沒天理,四哥怎麼到哪都能泡到美妞。”湊著那女子的正麵,哢嚓了一張。

那女子聽得異響,驚呼一聲:“此為何物?”

方勉笑道:“沒什麼,隻一奇巧的小玩意而已。”

那女子輕笑一聲,便坐到琴架之前,手指輕輕撥動,旋律便流淌開來。那女子時而嫵媚輕佻,如懷春少婦,時而羞澀清純,如靜謐處子,當真如同她的琴聲一般變化萬千。

方勉看這一個弱女子,在這酒樓中賣唱。引來狼群無數,便拽住路過的小二哥問道:“此女子為何人?”

小二哥笑道:“公子是看上了吧?不過這個女子看得卻碰不得。”

包資聽得這句話,便好奇的問道:“為何這般說?”

那小二哥說道:“此女子乃是海寧人世,喚作項雲嬌。早年是海寧一帶的富商,隻因倭寇橫行,盜匪叢生。不慎家道中落,淪落至此。沿街賣唱,養活老父與自己,順便再湊點盤纏前往金陵投奔親戚,不想,那日在市集中,被王大人的兒子看上,強行要拉入府中為侍妾。”那小二哥頓了頓。

包峰急道:“然後呢?是誰英雄救美了?”這個橋段是必然的,如果沒人救,她現在隻怕早已淪為那個王大人兒子的玩物了。

小二哥一臉佩服的看著包峰:“公子果然厲害,竟然能猜出有人相救。那日王家家丁正在抓人之時,不想卻被襄王世子見到,說起這個襄王世子,那可是個人物,排行十三,所以外人喜歡稱之為十三世子,其人如在世孟嚐君,腳踏黑白,食客無數。無論是綠林好漢還是江湖草莽,或者是武林遊俠,依附者不計其數……”

“小二哥,我還是想聽項雲嬌的故事。”包資打斷了小二哥的話。

小二哥自知跑題,幹笑一聲,自豪的說道:“那日恰好十三世子出來遊玩,一見此情景,不由大怒。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強搶美女。於是,怒吼一聲,放開那個女孩!便兩掌拍翻了當頭的兩名家丁。那日十三世子乃是穿著尋常百姓的裝束。幾名家丁一時眼拙,未能認出,竟然口出狂言,搬出主子前來撐腰。十三世子雖然無官無職,那也是皇親國戚,便是當今皇上,也要禮讓三分。那群家丁哪裏會放在他眼裏。世子身後的數名高手飛身上前,把那幾個家丁打的連母親都不認識。順手也把王大人的兒子打的數月下不了床。爾後世子又差人將這女子送來我們聚賢樓,唱唱小曲,打打雜,賺些許銀兩以做生活之用。隻可惜……”

這小二哥說話比項雲嬌的曲子還更一波三折。包峰心急道:“到底如何,快說。”

“隻可惜那王公子雖然不敢明著搶人了,卻……”那小二哥正待說下去,卻聽叫有人高聲叫喊:“小二,給爺來兩壺女兒紅!”

那小二應道:“客官稍後,女兒紅就來。”便急衝衝的跑去打酒了。

包資盯著正在撥弦的項雲嬌看了看:“這女子的曲中帶著幽怨,一個弱女子背景離鄉,卻用幽怨的曲中唱著言不由衷的詞。也是個苦命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