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無嫌猜(六)(1 / 2)

如往常一樣,顧懷瑾在放學後還是乖乖地跟著唐瑜回家,等自己媽媽下班後來接他。

小孩子的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沒多久顧懷瑾小朋友又和唐瑜和好了。雖然還是一臉的不耐煩,但是完全沒有之前的氣勢,任唐瑜牽著他的手一起回家。

要是小胖在場的話,肯定又要驚訝的呐喊:顧懷瑾這真的是你嗎!那個在學校裏永遠冷著個小臉,誰和你說話你就瞪誰的那種性格,在你鄰居家姐姐麵前就百依百順,簡直換了個人好吧。

然而對顧懷瑾的認識完全隻停留在表麵現象裏的唐瑜,隻覺得弟弟是真的非常黏她。

“對了,懷謹,這個周末我們去踏青吧,我同桌說這個季節那裏的櫻花開啦。而且顧村公園還有櫻花節。”唐瑜說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越說越開心,“叫上莊阿姨和媽媽,我們一起去吧。”

顧懷瑾看著她說得津津有味,不忍心拒絕,隨後跟著點了點頭。

其實他也知道那個所謂的顧村公園櫻花節,班級裏的同學今天還提起過,那時他隻覺得與其在這種人多的地方擠來擠去,還不如在家看看書,或者去隔壁和唐瑜一起寫作業、午睡,打發一下午的時光。

在他的意識裏,隻要有唐瑜在,再難忍受的事情都變得無所謂。

當晚,得知消息後的顧媽媽和唐媽媽都無條件讚成這個意見。作為孩子的家長總是希望自己能把空餘時間花在陪伴孩子的身邊上。

莊莉在吃晚飯時聽到兒子提出的這個意見,無不意外的就能想到是隔壁家唐瑜對他兒子說過的話。

現在能讓顧懷瑾這麼上心的同齡小孩也隻有唐瑜了。

“小瑾,我才發現你原來這麼喜歡唐瑜那孩子阿。”莊莉看著兒子半開玩笑地感歎道,“也難怪,畢竟唐瑜又懂事又乖巧,哪象你這小孩,在家裏對著媽媽都這麼冷淡。”

其實莊莉自己也清楚,造成顧懷瑾這性格的主要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個家庭。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和丈夫離了婚。自己又忙於工作,照顧孩子的事情全部都是保姆來做的。這對顧懷瑾的成長有著很嚴重的創傷。

而莊莉也知道在搬來這之前,顧懷瑾和幼兒園裏的小朋友鬧得不開心。原本以為是小打小鬧,結果在幼兒園的老師通知自己,顧懷瑾把另一個小朋友故意推倒在地,還騎到人家身上逼著他道歉後才發現,原來這樣的家庭促使幼兒園其他人排擠他孤立他。往往小孩子心直口快的話是最傷人的,這使得顧懷瑾性子越來越沉默,臉上也沒了小孩子該有天真與笑容。

想到這裏,莊莉又歎了口氣,滿臉歉意地看著自己的兒子:“小瑾,你告訴我,你有怪過媽媽嗎?”

聽到她問自己,顧懷瑾先是抬起小臉,靜靜地盯著莊莉看了一會,隨後低下頭對著自己的碗筷。

就在莊莉以為兒子又會是以沉默回答自己時,空氣中傳來了他稚嫩的嗓音:“我從未怪過媽媽,這是你自己做的明確選擇。”

顧懷瑾依稀能記得在他隻有兩三歲的時候,半夜裏總會傳來父母呢爭吵的聲音,偶然有一次,父親也不知是應酬還是什麼,喝了酒後回到家,情緒並不是很好,與母親爭吵幾句後就動起了手。

腦海裏回想到了的都是些片段,但這些片段中,都是父親對母親的種種不好。那時候還小,並不知道父母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