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平亂玦”還是落在“四大名捕”的手上。
無情當然不會把“平亂玦”胡亂交到青月公子的手上。
他交的是“必反令”。
“必反令”是什麼?
“必反令”其實也是一種“信物”。
──不過,這“信物”的意義,可跟“平亂玦”大大的不同。
“平亂玦”代表了“四大名捕”特殊的權力,“必反令”則是一個暗號:
如果說“平亂玦”是“見塊”如見“皇命”,“必反令”則是見“令”形同持令者乃“造反者”。
這“信物”所附帶的“暗號”,當然隻有諸葛先生和四大名捕這一派係內人馬得悉,帝人當然不知道。
也就是說,誰拿著這“物”在手,等於是說明了:要提防這個人;這人是“反賊”,或者可以說:這是敵人,不是朋友。甚至也附帶了一個延伸的意思:主人已在險境之中。
是以,白可兒與陳日月一見此“令”,馬上就明白過來了。
何況,無情一早已先用笛聲通知了他們,情況有變,速來會集。
所以,他們的態度,馬上轉變為畢恭畢敬。
──隻有恭敬從命的態度,敵人才不生疑,何況,公子正在危境中!
這點是青月公子斷斷沒想到的。
他手上持的“信物”,的確是“信物”,但決非他所想像中的“信物”。
也就是說,就算他那時起了殺意,要立誅陳日月和白可兒,隻怕,也得大費周章,因為,兩少俠初見他,隻是提防,見令之後,已是高度戒備。
──隻要青月公子一下手,他們也立即動手。
這就是無情托青月公子“出示”的信物所帶來的意思。
不過,青月公子並沒有出手。
──隻要林傲一一下毒手,陳日月和白可兒便會發出一種特殊的呼嘯,嘯聲似猿似梟,隻要能傳達到無情耳中,便形同通知了形勢險峻惡劣,而且,已動手了。
但無情一直沒有收到這呼嘯。
──盡管他在洞穴通道裏屢遇險境,但他一直都有留心聆聽。
顯然,林傲一並沒有立下殺手。
所以,白可兒與陳日月也並沒有反擊。
他們反而是跟蹤青月公子下通道──像林傲一這種人,無論是誰,貼得他太近都一定會遭殃,不過兩小卻不是貼近他跟著走,而是靠無情一路留下的訊號。
其實,無情在一路上走過之處都留下了暗記,隻不過,除了受過“自在門”的訓練之外,誰也看不出來而已。就算是受過諸葛先生一門的調訓,但在這昏暗的洞穴裏,布下若斷若續又不讓別人發現的暗記,的確也不容易辦到。
不過,到了後頭,卻是十分容易分辨出來了。
因為那時無情已跟青月公子分道揚鑣,無情已堂而皇之使用林傲一著他使用的“青青子衿”──他隻不過在“青青子衿”上還加了一些他獨門使用的記號,就可以了。
所以,白可兒與陳日月在迫近王飛、無情、林傲一互鬥的戰場時,可以小心翼翼,亦能夠做到無聲無息。
因為,誰也沒想到他們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