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教徒走啊走,走了兩個多星期之後,遇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聖者。聖者看到這兩位如此虔誠的教徒千裏迢迢去朝聖,十分感動地告訴他們:“從這裏距離聖山還有十天的腳程,但是很遺憾,我在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們分手了,而在分手之前,我要送給你們每人一件禮物!不過你們當中一個要先許願,他的願望會馬上實現;而第二個人則可以得到那願望的兩倍。”
其中一個教徒心裏想:“太好了,我已經想好我要許什麼願了,但我不能先講,那樣的話太吃虧了,應該讓他先講。”而另一個教徒也有懷有這樣的想法:“我怎麼可以先講,讓他獲得兩倍的禮物。”於是,兩個教徒就開始假裝客氣地推讓起來。“你先講!”“你比我年長,你先許願吧!”“不,應該你先許願!”兩人彼此推來讓去。最後兩人都不耐煩起來,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你幹嘛呀?”“你先講啊!”“為什麼你不先講而讓我先講?我才不先講呢!”
到最後,其中一個氣呼呼地大聲嚷道:“喂,你真不識相、不知好歹,你再不許願的話,我就打斷你的狗腿,掐死你!”
另外一人見他的朋友居然和自己變臉,而且還恐嚇自己,於是想,你無情來我無意,我沒法子得到的東西,你也休想得到。於是,他幹脆把心一橫,狠狠地說道:“好,我先許願!我希望……我的一隻眼睛瞎掉!”
很快地,這位教徒的一隻眼睛瞎掉了,而與此同時,他的朋友雙眼也立即瞎掉了!
本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因為兩人的自私而成了悲劇。自私者企圖擁有整個世界,結果卻輸掉了一切本應屬於他的東西,反而變得更加貧窮了。都是自私惹的禍!
因此,羅素說道:“我的快樂日益俱增,一部分是因為我終於成功地驅除了某些根本不可能的欲望。但更大的原因,還應歸功於心靈中逐漸減少了對自我的關心。”
遠離絕望這一心靈的毒藥。
一位經商的朋友因為信息不準而賠了個底兒朝天。大家都勸他積蓄力量,等等時日東山再起,可他卻整日借酒澆愁,痛不欲生,絕望到了極點。為了勸他早日從絕望中醒來,他的一位朋友給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年輕人,有一天,因心情不好,他走出家門,漫無目的到處閑逛,不知不覺間來到了森林深處。在這裏他聽到了婉轉的鳥鳴,看到了美麗的花草,他的心情漸漸好轉,他徜徉著,感受著生命的美好與幸福。忽然,他的身邊響起了呼呼的風聲,他回頭一看,嚇得魂飛魄散,原來是一頭凶惡的老虎正張牙舞爪地撲過來。他拔腿就跑,跑到一棵大樹下,看到樹下有個大窟窿,一棵粗大的樹藤從樹上深入窟窿裏麵,他幾乎不假思索,抓住樹藤就滑了下去,他想,這裏也許是最安全的,能躲過劫難。
他鬆了口氣,雙手緊緊地抓住樹藤,側耳傾聽外邊的動靜,並時不時伸出頭去看看。那隻老虎在四周踱來踱去,久久不肯離去。年輕人懸著的心又緊張起來,他不安地抬起頭來,這一看又叫他吃了一驚,一隻堅牙利齒的鬆鼠在不停地咬著樹藤,樹藤雖然粗大,可經得住鬆鼠咬多久呢?他下意識地低頭看洞底,真是不得了!洞底盤著四條大蛇,一齊瞪著眼睛,嘴裏吐著長長的信子。恐懼感從四麵八方襲來,他悲觀透了。爬出去有老虎,跳下去有毒蛇,上不得,下也不得,想這麼不上不下了吧,卻有那隻鬆鼠在咬樹藤,他甚至已經聽到了樹藤被咬之處咯巴咯巴欲斷未斷的響聲。
年輕人想:懸掛不動已不可能,樹藤已不讓你懸了;跳下去也是絕地,那是個死胡同,連逃的地方都沒有;可是外麵呢,有可怕的老虎,但也有鳥鳴,有花香。年輕人想,難道這就是人生的宿命?冥冥之中,他聽到一個聲音在喊:“別怕,跑吧。”於是他不再作多餘的考慮,一把一把向上攀登,他終於爬到了地麵,看到那隻老虎在樹底下閉目養神(是的,苦難也有閉上眼睛的時候),他瞅住這個機會,拔腿狂奔,終於擺脫了老虎,安全回到了家。
絕望是心靈的毒藥,它會吞噬一個人的意誌,腐蝕一個人的鬥誌。哈爾西說:“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真正的“絕境”。無論黑夜多麼漫長,朝陽總會冉冉升起;無論風雪多麼肆虐,春風終會吹綠大地。冬天既然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
牢騷太盛是人生幸福的死敵。
街談巷議,茶餘飯後的聊天中,常常可以聽見一些人牢騷滿腹。他們往往都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委屈的一個,簡直比竇娥還委屈。他們抱怨工作職位低,賺錢少,老板苛刻;抱怨生活上老婆醜、不溫柔……總之,生活中一切不合他意的地方都要發一通牢騷,以泄私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