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網絡上隻要一搜“林克”兩個關鍵詞,就至少會出現一百萬條檢索結果。
大部分的標題都不會是林克。而是諸如以下這些:
“內達華賭神再出大手筆,四十五億美元的投資項目”
“賭神的有一次豪賭?”
“震驚,一個一夜之間在賭桌上贏了二十億美元的人。”
“從失業者三天內變成世界最年輕億萬富翁,原因竟是這!”
曆史證明,諸如此類的標題最是吸引眼球。
之前林克因為那個偷稅漏稅名單,林克層短暫成為全美媒體關注的人。但那次的時間太短。IRS又不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他們收稅不合法。所以那些關於林克的新聞,大部分都被刪除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林克的底細。
但是這次卻是年輕人自發地傳播他的信息。
沒幾天,隻要不是與世隔絕的美國人,大多知道了美國還有那麼一個年輕的億萬富翁。
網絡上有罵他的,也有求他傳授賭術的。總之羨慕的、妒忌的或者兩者兼備的,都有。
當然,還有人在他的社交網站上發言批判在奧澤特的的毀林行為。
林克看到瑪莎在帶著華鑫公司的技術組去菲爾維峰農場現場勘測風能時被記者采訪的畫麵。
瑪莎對著鏡頭說:“是的,漢斯先生確實有相當龐大的風能開發計劃。不過具體可能沒有提請的項目規模那麼大。”
但是新聞依然用誇張的語調報道著他三百萬千瓦的風能開發項目。
事實上,他不可能在兩個農場建那麼多的風電機組。
那個審批項目方案隻不過是“盡可能大”地上報項目,以避免日後超過限製是還要再次申報。
因為,華鑫公司的杜領隊跟他說過,如果想要充分利用那兩個農場的風能,他最多隻能建造一百五十萬千瓦的風能機組,而且那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項目建設。
雖然新聞總是盡可能用誇大其詞來吸引觀眾。但這樣的手段通常隻會在宣傳戰的時候,才會用的如此淋漓盡致。
所以他覺得媒體對他的風能開發計劃的報道,有些不對勁!
而他的風電項目,被那些媒體說得能讓整個美國為之騰飛似的。這讓他感覺到不安。但是他偏偏說不出那裏不對。
外麵對他的報道太多,他呆在漢斯農場,每天有不少的媒體打電話來希望采訪他。
他都拒絕了。
不過他很快發現漢斯家也因此遭到了騷擾,也幸好他和漢斯一家分開了居住。傑夫遇到記者擋路采訪,就用一句“無可奉告”應對。隻是這他搬離漢斯家,也出現了他有錢後就忘恩負義的論調。
他正考慮著是不是帶著漢娜去奧澤特暫避一下風頭時,瑪莎給他打來了電話
她聲音帶著一些沉重說:“林克,GE的營銷總裁多次給我打來電話。”
“他也給我打來過,不過別我列入黑名單了。他難道說了什麼嗎?”林克並沒怎麼在意。GE也許是一個大公司,但他不理對方就是了。
不過瑪莎的回答讓他發現他想得太簡單。瑪莎說:“他說希望和你談談,否則他會讓我們的項目成為一個笑話。”她頓了一下說。“這是他的原話。”
林克聽了這話,心裏一凝。
難道說,最近媒體密集報道他的風能開發計劃,都是GE在背後推動的?
但他們那樣做有什麼用處?難道想用媒體施加壓力讓他屈服?
他倒是想聽聽GE的人到底是怎麼說的。他對瑪莎說:“你讓他給我打電話。”
他掛斷電話後,就將GE那個營銷總監的號碼從黑名單中取消。
沒多久,他就接到對方的電話。對方的來電話時,他正在客廳和漢娜玩耍。他對海默女士示意了一下,就接通電話。
他一邊說一邊向書房走去:“你好,這裏是林克·漢斯。”
“你好,漢斯先生。我是GE的營銷總監,艾倫·埃爾伯。之前我給你打過電話。”
林克上到二樓,說:“你好埃爾伯先生。我聽瑪莎說你要和我通話。請問有什麼事嗎?”
“很重要的事。也許我們可以麵談!”
林克笑了一下,說:“對你或許很重要,對我卻不一定。”
“好吧,我說的可能事關你生產的風電能不能上網。我想這對你而言非常重要。”
林克腳步一頓,但馬上笑說:“我還不知道GE什麼時候收購了北美電網。”
“我們當然沒有收購北美電網。但是我們GE和北美電網的高層關係很好。也許我們可以幫你和他們溝通。具體的,我們見麵再談。你覺得怎麼樣?”
林克沉吟了一下說:“可以。下午我會有時間。我就在漢斯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