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她說的最後一句話。
林遠山輕輕撫摸青兒的臉龐,然後幫她把眼睛閉上。接著,他抽出短刀,忍著巨大的悲痛,豁開了青兒的肚子。
林冬,出生了。
林遠山抱著林冬,扛起青兒的屍體,躲到了密林深處。
到了離開的時候,其他獵狐人高聲呼喊他的名字。他隻是聽著,呆呆地坐著,不發出一絲的聲響。等到其他人的聲音越來越遠,林遠山才把林冬重新抱起來。此時,林冬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吃完幾口母乳,安靜地睡著了。
當天夜裏,林遠山把青兒葬在了野狐林。那是她出生的地方,是她從小到大生活的地方,也應該是她安息的地方。
之後,林遠山再也沒有回到獵狐堂,而是在他和青兒曾經幽會的青河邊,蓋起一間小房子,過上了漁夫的生活。
林冬哭鬧的時候,林遠山就給他唱一首歌謠。
白月光,亮堂堂,微風起,百花香
樹葉飄,鳥兒唱,心上人,在何方
不敢想,不敢想,日思量,夜心傷……
這首歌謠是青兒教給林遠山的,她說,這是野狐林裏傳唱了上千年的歌謠,不知道是誰創作的,但是幾乎每一隻狐狸都會唱。
林冬一聽到這首歌謠,就會立刻停止哭鬧,安靜下來。
第二年,一個叫穀長信的人帶著妻子來到青河邊上,挨著林遠山的家也蓋了一個小房子,定居下來,後來生了一個女兒。
兩家人相依為伴,不問過往,一起捕魚。平日裏一起說說家常,喝喝小酒,倒也自在快活,不會沉悶。
自從青兒去世之後,林遠山便對狐狸起了惻隱之心,不再獵殺狐狸。他在房子周圍布下許多不傷性命的陷阱,也隻是為了不受狐狸騷擾,捉到的狐狸一律放生。
誰知穀長信也在周圍布下陷阱,捉到的狐狸也全都放生。
林遠山曾經問他為什麼不殺狐狸,穀長信隻說,因為受了狐狸太大的恩惠,不能殺。問林遠山為什麼不殺狐狸,林遠山卻沉默了,從此穀長信便不再問。
林冬靜靜地聽完父親講述的過往之事,發現自己的臉上已經全是淚水。他長籲一口氣,從過往中回過神來,發現以前自己對父親的不理解,現在全都理解了。他緊緊抱住父親的身體,久久不願鬆開。
石一方帶著媚兒回來了,說城外的狐狸們已經回野狐林了,石一方承諾媚兒的性命短時間內不會有危險。
林冬把媚兒留在獵狐堂養傷,自己打算和父親回家住兩天,一來為了安撫父親的情緒,二來也為了更詳細地聽父親講講過去的故事。
而且,如今身為半人半狐的林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還要繼續做獵狐人,他需要時間仔細想清楚。父親當年的心路曆程,是很好的參照。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回家以後,林冬驚訝地發現,穀萌萌的父母——穀長信夫婦,竟然慘死家中。兩人的屍體上均有十幾個刀口,看起來像是仇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