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回 二張到手 太史慈自薦先鋒(2 / 2)

至此,孫策在人力資源方麵又得到了長足進步!軍事方麵,有周瑜、張寒領銜,下轄程普等老F4成員,文治方麵,有了張昭、張紘二位兄弟,又加之朱治、呂範、顧雍等人幫忙,孫策覺得自己的上層架構已經非常穩固,接下來,便是一直想著的一件事——滅掉江東最大諸侯劉繇!

......

劉繇字正禮,東萊牟平人,也算是個漢室宗親,為何加個“也”字?與劉備一樣,有一個高大尚的姓氏罷了。

劉繇年輕的時候就賣的一手好菊,而且他又是當時的太尉劉寵(瞧這名字,一聽就有前途!留寵哇!)之侄,所以呢,劉繇憑借自己官二代的身份順利當上了揚州刺史,一直屯兵於壽春。

可是好景不長,雖然自己是官二代,手上又有兵權,可是很快這大漢天下已經開始崩盤,誰還會關心你是不是官二代?槍稈子裏才能出政權!很快,因為被劉表截斷了糧道的袁術帶著大部隊來到了揚州,兩虎相爭,肥者勝!袁術手上可是有近十萬的軍隊,劉繇又怎麼吃得消?

沒過多久,為了防止自己的實力受到影響,劉繇自己帶著旗下幾萬人過了長江,來到江東曲啊,這一蹲就蹲了好幾年。現在的劉繇手下,百姓富足,軍隊強大,裝備精良,他本就有鴻鵠之誌,正準備吞並整個江東,可這袖子還沒撩起來,卻聽說一個叫孫策的小逼竟然先動手了,於是急聚眾將商議應對之策!

部將張英上前一步,直接喊道:“孫策小兒有什麼好怕的?估計奶都還沒斷吧?他老爹走的早,估計是個極度缺乏父愛的娃子,所以才這麼暴力,手才這麼點人馬,竟然敢在我們江東打地盤?這樣好了,主公,我願領一隊軍馬屯於牛渚,縱他孫策有百萬之兵,也靠近不了半步!”

所以,不作死就不會死。張英沒領教過孫策的武藝與膽識,隻看對方年齡,就判斷對方是個智障兒童,這樣的心態肯定是要吃虧的。

但是,張英剛說完,帳下又有一人高叫道:“張將軍勇氣可嘉,我願為前部先鋒!一定打得那孫策滿地找牙!”

眾人隻覺得這聲音有些陌生,似乎平日裏聽得少了,轉而一視,正是東萊黃縣人太史慈!

太史慈自徐州離了劉備之後,一路南下,尋找牛逼的領導,可無奈南方人擅長經商,對於打仗似乎都跟白癡一樣,好不容易有幾個勢力吧,都是沒有前途的主兒。可自劉繇南下後,就不一樣了,這逼治理百姓很有一套,對於軍隊管理也有獨到見解,太史慈怎麼看劉繇都覺得他比劉備等人的能力高出不少,於是留下效命!

不過,即使你是個猛將,即使你萬夫莫敵,如果沒仗打,沒上過戰場,也不會有人知道你真正有多厲害的。而太史慈就處於這麼一個尷尬的狀態。自從換了東家之後,一直沒有打過一次仗,而那些個剿滅戰賊的體力活,他又不願意去參加,所以在劉繇帳下,大家對他影象不深,而且都覺得他隻是個相貌不錯,混口飯吃的小屁孩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