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百七十章 被貶(1 / 2)

樹葉削漂而下,斜陽灑落之下,宸妃那白色的身影,那張絕美的側顏在光芒之下,仿佛透光般的好看,她詫異般的挑了挑眉梢,唇角微微上揚,道,“哦?默兒小姐可是有方法?”

“自然有!”公孫默兒一臉傲然,似乎早就勝劵在握一般的模樣,“默兒知道,宸妃娘娘您不喜璃王妃,正巧,我也不喜歡她。我們何不一起好好謀劃一番呢?”

宸妃輕抿了口茶水,熱氣彌漫在唇口處的茶香,在鼻息之間蔓延著的香味,沁人心脾,她淡然一笑,“好,那,本宮就等著默兒小姐的消息。”

公孫默兒得意的點了點頭,“自然可以。”隻是,她那眼神意味深長般的看著宸妃那手腕處的連心玉,眼底帶著的意味很是明顯。

宸妃摘下了手腕處帶著的手鐲,白皙的指尖輕撫上那通透般的翠綠色,眼底染上了一抹不舍,道,“這玉,青翠通透的,本宮甚是喜歡。不過,若是默兒小姐欣喜的話,便送給你好了。”她讓紫玉遞給了公孫默兒,臉上帶著一抹親和的笑容。

公孫默兒眼底閃過了歡喜,讓小燕接過之後,她福了福身子,嬉笑道,“謝謝宸妃娘娘的厚愛了。默兒不久,便會給宸妃娘娘一個交代的。”

兩人寒暄幾句過後,公孫默兒便帶著小燕離去了,一路上,她都欣喜的看著自己手上的手鐲,顯然歡愉得不少。

紫玉上前倒了杯茶水,彌漫著的蒸汽,溫騰般的冒著,她不由得低聲問著,“娘娘,公孫小姐,可信嗎?”

“信與否,過後便知道了。”蒸汽之下,宸妃那麵容染上的霧氣顯得更加的朦朧了,她暗了暗眼眸,眼底的流光溢彩顯得更加的清冷,“不過,公孫家的人,倒也是有趣得很。相信,這件事情,不會讓我失望的!”

斜陽下,宸妃那麵容顯得更加的朦朧而迷茫了。

紫玉低下頭來,顯然不是很清楚,自然也不敢多說些其他的,隻是心底流轉過的千四百慮,漸漸流長著。

……

後宮的未燃燒的硝煙,顯然比起邊境埠城之爭倒是平複了不少。

邊境埠城,唐征兆地處於埠城的交界處連城,這裏比起埠城來講,難攻得很,需要涉水甚至攀爬山險,而且埠城本就是邊境之地,物資缺乏,連飲用之水,一般都是由連城提供的。

所以,即使占據了埠城的拓跋族和顧曦和的餘部之人,他們都沒能得到較好的舞姿來資助其他而言,甚至要攻城,還得承受著他們不習水性,這樣子來講,連城絕對是易守難攻之地。而唐征兆可以從後背山去,前去征戰,有著七成機會,可以奪回埠城。

這本身占據了主導地位,天時地利人和都符合的,唐征兆這一戰,無疑贏的可能性極大,可是卻在最後的關頭,他們最後一戰的時候,紮營之際,糧倉被燒,半夜被埋伏,連夜逃亡回到連城之際,發現連城早就被人通了城池,開了城門,一夜之間,便被拓跋族的人占據了。

而唐征兆和他手下的兵馬也早就折了一半,他也被追殺,最終隻好狼狽的回朝了。

這一切,都是安排在唐征兆身邊的一個副將動的手腳,他通了拓跋族,做了漢奸,暗中少了唐征兆出征的糧草,開了城門,讓唐征兆一戰便失了連城。

這件事情一傳到燕京之後,所有百姓都紛紛指責唐征兆的無能,出戰不利,甚至還責罵他教導手下的副將不成。而且,不知道是何人從哪裏傳來的消息,都在猜測著是不是唐征兆的故意而為之。一下子,唐征兆從一個護國將軍的,變成了一個被人責備辱罵之人了。

朝堂之上,金絲環繞著的柱子之上,那房梁上鑲嵌著雕刻著的金龍,顯得極其的栩栩如生。

龍椅之上,那席黃袍顯得如此的矚目,底下的大臣卻沒有人敢抬眼去直視著龍椅之上斐洵的怒火。沉默,彌漫著整個乾坤殿內,隻有那沉重的呼吸聲,在彼此之間蔓延著,傳言著。

唐征兆一席將軍袍子,那染上了些許灰燼,還有鮮血,沾滿了汙責的盔甲,此時隨著他的跪倒在地上,顯得有些岌岌不堪之勢。他低垂著頭顱,眼底閃過一絲涼薄之意,在他被斐洵責備之時,以著此個戰爭來對峙之際,竟然沒有一人上前來幫助他一二的。都是患難見真情,此時,恐怕就是患難見涼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