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幸福(1 / 2)

快樂和幸福的真實意義 金錢是人類生存的基礎

在市場經濟中,金錢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常言道:“巧媳婦難做無米之炊”。人類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有物質財富,而在市場經濟中,財富是以金錢來表示的。追求金錢就是追求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條件。一個人想過一種快樂、幸福的人生,足夠的金錢就是一種保障。如果沒有金錢,人類就會陷入貧困,而處於貧困中的人生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快樂和幸福的。所以崇尚金錢是一種美德,金錢使人更自信,金錢使人生更有價值,金錢使人生更完美。金錢可以使人過一種高質量的生活,而這正是人類進行物質生產、創造巨大生產力的目的。

1.崇尚金錢:自愛者的一種美德

有人厭惡談錢,認為錢是赤裸裸的東西,孰不知金錢是一種成功的標誌,幸福的保障,崇尚金錢就是崇尚成功、崇尚幸福,這是一種高尚的美德。

首先,金錢造就了人類的幸福。看看我們生活的四周,我們吃的食物、我們穿的衣服、我們住的樓房、我們坐的汽車、我們看到的報紙,哪一樣不是通過別人的勞動而得來的。享受別人的勞動,就需要用金錢做門票。因此,人類的幸福,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是由金錢造成的。

其次,金錢為真理的探索創造條件。

回顧一下真理的發展道路,是多麼地曲折而艱難。

布魯諾在曆盡千辛萬苦後發現了“地心說”的錯誤,用新的學說“日心說”來替代“地心說”,結果被活活燒死在十字架上。居裏夫婦為研究鐳,生活在簡陋的實驗室裏,染上了一身的病疾。在需要提煉鐳的原料和設備時,更是曆盡千辛萬苦,求爺爺告奶奶多方申請資金。三峽工程的建立,使中國財政出現緊張,多方利用外資才能保證三峽工程的順利進行。當代計算機軟件的開發,也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

在這些艱難曲折中,要是具有大量的金錢供給他們,不是早就促使他們成功了嗎?

真理的發現,是建立在社會的基礎上的,而社會中生存的人,是物質資料的消耗者和真理的追求者,隻有供給大量的金錢,才能盡快地促使真理的到來。追求真理,離不開追求金錢,讓金錢來為真理鋪路搭橋。

2.金錢圓了她的出國夢

李芳是廣東省某山區的一位中學生,她從小愛學習,在班上學習成績很好。她有一個好朋友叫鄭茗,她們倆學習成績都好,都想得到一個出國學習的機會。到1995年,她們倆一起考大學,成績都很好,進入廣東省前30名。當年招生中有幾所學校招中英、中美合作培養的學生,條件是英語加考,出國學習的學費要學生自己出。她們倆的英語加考都通過了。李芳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鄉鎮企業家,他對女兒的出國求學積極支持,立即拿出15萬元人民幣給女兒上了人身保險,另外拿出50萬元準備給女兒去英國求學用。而鄭茗的父母是農村的農民,祖祖輩輩靠種地養家,拿出這麼多錢支付女兒的學費是絕對不可能的。鄭茗隻好放棄了出國學習的機會。而李芳呢,她順利地上了中英合作培養的金融班,一年後就到英國的愛爾蘭去求學去了。到了英國她刻苦學習,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本科。她想再到美國去讀碩士,她與父親商量此事,父親說,隻要她想讀,讀到什麼時候,花多少錢父親都拿。所以她又順利地到美國加裏弗尼亞大學讀了研究生。終於她圓了自己出國求學的夢想。李芳之所以能順利地出國求學,除了她本人勤奮好學外,更重要的是她父親有錢,有能力支付她出國求學的費用。而鄭茗,雖然學習成績好,也有出國求學的機會,但因家裏窮,父母沒錢支付她出國學習的費用,她就不得不放棄這個機會。

3.金錢使人更自信

再沒有比腰包鼓鼓更能使人放心的了,或者銀行裏有存款,或者保險櫃裏存放著熱門股票,無論那些對富人持批評態度的人怎樣辯解,金錢的確能增強憑正當手段賺錢的人的自信心。想想看吧,你隻要錢包裏有一張支票,或幾紮美鈔,你就可以周遊世界,買任何錢能買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