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特殊情境要排毒(2)(2 / 2)

的確,婚姻不是靜止的、凝固的,夫妻雙方要把握婚姻的健康發展而不斷調整自己,不要冒婚外戀的險,婚外戀不可能補償婚姻中的缺欠,也不可能有理想的結局。不要讓婚外戀中的痛苦、孤獨和愧疚折磨自己,也不要用婚外戀去傷害對方、傷害雙方的家人。

退休後的情緒調適

退休,對一個人來說,意味著社會角色的改變。這種改變不僅僅因為失去了某種工作、權力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喪失了與原來角色緊密相連的那種情感,以及幾十年業已形成習慣的行為模式。因此,感到有所失,猶如大雁離群,失去了感情的依托;抱怨人情冷淡,世態炎涼;由於子女的長大獨立成家,而備感孤獨和寂寞;自己一身的經驗和才能,卻無從發揮,有一種不再受人重視,成了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的感覺……

其實,退休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曆的生活階段,這也是社會生活的需要。一下子休閑下來,難免會有失落感,但我們應該相信,夕陽同樣絢美。這就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找到自身的社會定位,盡快適應退休後的生活環境,從而渲染夕陽的天空。

離退休人員出現的心理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無意義狀態

過去上班時,早出晚歸,緊緊張張,倒也充實,而現在退下來無所事事,無所適從,甚至心煩意亂,會突然覺得生活毫無意義。

2.情緒紊亂

相當一部分離退休人員或多或少都存在情緒障礙,如焦慮、不安、暴躁、自責、悔恨、憂鬱、悲傷、失望等。

3.身體疾病

過去忙於工作和事業,注意力指向外界,從來不會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退休後反倒對身體過於關注,甚至覺得胃口和睡覺也成了問題。這是因為我們把對外部世界的關注全都轉到了自己身上。每個醫院裏,都會有一些因“疑心病”總往醫院跑的老年“看病專業戶”。

麵臨退休,如何做好退休後的自我心理調適從而盡快適應退休後的全新環境,這是擺在退休老同誌麵前的一個嚴峻的心理衛生問題。處理得不好,就會危及到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說的退休後的自我心理調適,就是把自己的認識、情感和行為,調整到麵對退休後的現實,接受這個現實,適應這個現實,盡快實現角色的改變。

1.淡泊名利,接受現實

退休後地位變了,原有的待遇也變了。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掉價”是個客觀事實。自己還端著原來的架子,沉溺於過去的成就和歡樂,就是自欺欺人。人貴有自知之明。如果能自我“掉價”,返璞歸真,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自我安慰,自我愉悅,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2.情緒樂觀,家庭幸福

家中老人的情緒,可直接影響到全家人的心情。情緒的大起大落對人的身體是極為不利的,保持情緒的樂觀、豁達與穩定既有利於自身的身心健康,也有利於整個家庭的和諧與幸福。

4.知足常樂,避免攀比

常言道:“人比人,氣死人。”很多老年人的心情不好或情緒波動,均與攀比心理有關,如單位的待遇、福利,子女的工作、成就、孝順與否,住房的大小,經濟水平的高低等。其實知足常樂,我行我素,是離退休人員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

5.培養興趣,安享晚年

過去很多人忙於事業與工作,往往缺乏興趣,也沒有時間培養什麼愛好,一旦退下來後,便無所事事,百無聊賴。因此,培養一些有益的適合老年人的興趣與愛好,如書法、養花、釣魚、打太極拳、上老年大學、走親訪友等,既可豐富我們的晚年生活,又可陶冶情操,增長知識,永葆青春。

6.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退休後,應多與人聊天,建立豐富多彩的人際關係,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形單影隻,離群索居。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孤獨可以導致死亡率的增高。為了延年益壽,退休老同誌應當積極尋覓力所能及的社交活動,多與親朋好友交往,同與自己有相同價值觀和興趣愛好的人談天說地、論古道今、相互幫助、勸慰鼓勵。特別是如果能常和青年人聊聊,更可以從中受到朝氣和活力的熏染,及時攝取新的信息,為大腦提供新鮮血液。

勇敢麵對缺陷

身體缺陷也叫做“軀體障礙”,一般由兩種原因造成:一是遺傳性的,如近親結婚可造成後代癡呆、身體發育不全;有家庭病史的也可能造成後代某一方麵的遺傳性疾病,如兔唇等。二是人為造成的,包括孕期服藥不慎造成胎兒殘疾,以及生活中遇到突然不幸所造成的傷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