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特殊情境要排毒(1)(2 / 3)

有人認為,更年期是中年女性的專有名詞,其實不然,男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更年期。隻不過男性更年期的變化不明顯,絕大多數男性,都是不知不覺地過了更年期,因此平日很少想到有更年期,有的人隻是出現一些症狀時才引起注意。然而,也有個別男性往往被更年期的種種不適症狀所困擾。

男性出現更年期不適症狀的年齡在40~60歲期間,一般50歲左右為多見。常見的臨床症狀是:頭暈、目眩、疲勞、心悸、記憶力減退、失眠、性能力減退等。和女性更年期一樣,男性更年期也是由於體內性激素下降造成的。據世衛組織的報道,30歲以後,男性身體內的雄激素水平開始逐步下降,平均每年下降1%~2%,該研究測試了從25~70歲的各年齡階段男性,發現70歲男性體內的雄激素水平僅為25歲男性雄激素水平的10%。所以,有男科專家指出:男性更年期也可稱作“絕雄期”。

專家提醒,除了年齡因素以外,環境汙染、吸煙、喝酒、勞累等因素也會影響男性雄性激素的分泌。因而,進入更年期的男性,更需要關愛自我,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如進行適當的鍛煉、科學的膳食、均衡的營養、充足的休息和樂觀的心態等。可以說,男性更年期的防治重點是自我調適。

更年期的症狀大都是主觀感受,自我描述,時隱時現,時輕時重。婦女更年期症狀也與心理狀態,健康狀況,性格特征,社會地位及忍受力等因素有關。不同職業的婦女,更年期的心理反應不盡相同。花開花謝自有期,新陳代謝是不依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更年期的心理波動和身體症狀都是暫時性的功能紊亂。大多數更年期的症狀可以自然緩解。隻要注意心理調適,可以安然度過。

1.了解自身狀況

對自己更年期身心狀況要有全麵了解與正確評價,更年期出現的一些不舒服的感覺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一切都是暫時的,很快就會過去。

2.尋找快樂

性格開朗的人更年期渡過就比較平穩,但是這也是可以自我調節的,就是說更年期的婦女要把自己的生活,搞的比較豐富多彩。比如融入集體生活中去,主動參加單位或社區組織的娛樂活動,如交誼舞、健身操等,去健身房進行體育鍛煉,這些方法均可保持良好的情緒,久而久之良好的情緒占了上風就會淡化一些煩心事,減少不良情緒的發生。男性也一樣,可以下下棋、釣釣魚等。

3.學會控製情緒

進入更年期後往往情緒變得急躁,難以自控,容易一聲不吭地生悶氣或為一點小事而大發雷霆,因此要學會控製自己情緒,做到遇事不怒。

遠離引起自己不愉快的現場,可以到外麵去走走,看景、散散心。

用自我暗示法製怒,如緊閉嘴唇,或者開口之前,先把話頭在嘴裏轉幾個圈。

樂意接受旁人勸告,動用自己智慧與幽默來度過這一時期。

實在難以控製,不可勉強壓抑,以免製怒傷身,但一定要事過心寧,切忌嘮嘮叨叨,餘怒不息。

5.飲食作息有規律

到了更年期,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還有在飲食方麵,要多注意吃一些營養豐富的,要多吃魚類、瘦肉,還有海帶、蝦皮、雞蛋這些東西,同時多吃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

6.遵醫囑

現在有很多的藥物都可以調節,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但有一部分人,不一定說絕對都用什麼中藥或者都用西藥,這都不是絕對的,可以去到醫院看醫生,根據醫生的意見進行治療。

西山落日夕陽紅

人到老年,機體各部分、各髒器包括大腦在內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老化,功能減退,如視力模糊、兩耳失聰、行動不便、皮膚多皺、毛發變白或脫落、代謝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這是老人正常的生理變化。與此同時,老年人也可發生不同程度上的心理變化。

1.情緒改變

有些老人變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動,可為小事而大發脾氣,對周圍事物總感到看不慣,不稱心;有的還固執己見,自以為是,倚老賣老;有的變得鬱鬱寡歡,苦悶壓抑,情緒低落,或是顯得淡漠無情,凡事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