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宣泄
情緒上所受的抑製太多或所受的心理壓力太大,還能引起心智障礙,影響記憶、思維等心智活動的效率。如家庭或學校的氣氛過於嚴肅,加給兒童的限製太多或對他們的好奇心不予滿足,都會導致“心智的僵固”,有礙智能的發展和創造性的發揮。而一個在情緒上受到過多限製的成年人,個性通常不夠開朗,而且可能產生不合作、不合群,甚至反群和反抗權威的行為,這自然會使他在社會適應和人際關係方麵大受影響。因此,我們應當適當給情緒排排毒,而不是將情緒壓抑住,否則會積少成多,積鬱成疾。
情緒的宣泄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直接的宣泄就是直接針對引發情緒的刺激來表達情緒,當直接發泄對於別人或自己不利時,則可用間接發泄使情緒得到出路。
心中有了不平之事,可以向親友傾訴,並接受他人的批評,通過自己感情的充分表露與從外界得到的反饋,增加自我認識而改變不適當的行為。與人鬧了矛盾,要開誠布公地與對方交換意見,解開疙瘩,消除誤會,千萬不要讓怒氣積壓在胸中。萬不得已,在至親好友麵前大哭一場,述說心中的委屈痛苦,得到安慰和同情,心裏也會好過一些。痛哭本身作為純真的感情爆發,是人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釋放積聚能量用於排出體內毒素、調整機體平衡的一種方式。好比洪水暴漲,水庫即將決堤,打開溢洪道,便可避免一場滅頂之災。體育鍛煉和文化娛樂活動也是消除心中鬱結,宣泄情緒的好方法。
情緒應該宣泄,但宣泄必須合理。有的人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對著引起自己不快的對象大發雷霆,甚至采取違反道德和法製的攻擊行動,這種直接發泄,常常引起不良後果。還有的人將不良情緒胡發亂泄,遷怒於人,找替罪羊。如:在工作中不順心的丈夫回家拿老婆孩子出氣,在愛情上受到挫折的服務員把火發在顧客身上。還有的人,不管什麼事,隻要不合自己的意,便發牢騷、講怪話,以此發泄不滿情緒。這些泄憤方法不但於事無補,而且會影響團結、妨礙工作。
2.適當控製
對正常情緒應當宣泄,對不良情緒則要控製。要控製情緒,我們首先必須承認某種情緒的存在;其次,要弄清產生該項情緒的原因;最後,對於使人不愉快的挫折情境要尋求適當的途徑去克服它或是躲開它。
(1)理智轉移
在挫折麵前,我們應當以對事物的理性認識來控製個人的情緒。當忍不住要動怒時,要冷靜審察情勢,檢討反省,以決定發怒是否合理,發怒的後果如何,以及有無其他較為適當的解決辦法,經過如此“三思”,便能消除或減輕心理緊張,使情緒漸趨平複。
如果火氣仍然未消,可以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以便緩解情緒。在餘怒未消時,可以用看電影、聽音樂、下棋、打球、散步等正當而有意義的活動,使緊張情緒鬆弛下來。
(2)幽默升華
高尚的幽默是精神消毒劑,是極有助於個人適應的工具。當我們發現一種不調和的或對自己不利的現象時,為了不使自己陷入激動狀態和被動局麵,最好的辦法就是以超然灑脫的態度去應付。此時,一個得體的幽默往往可以使一個本來緊張的情況變得比較輕鬆。幽默可以看做是一種情緒的升華,然而還有一種較高水平的升華,就是將情緒激起的能量引導到對人、對己、對社會都有利的方麵去。據說歌德年輕時,曾遭受失戀的痛苦,幾次想自殺,但他終於抑製了這種輕率的行為,把自己破滅的愛情作為素材寫出了震撼歐洲的名著《少年維特之煩惱》。
(3)自慰放鬆
當我們追求某項事物而得不到時,為了減少內心的失望,常會為失敗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即所謂的“酸葡萄心理”。與此相反的是“甜檸檬心理”,也就是用各種理由強調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是好的,以此衝淡內心的不安與痛苦。這種自欺欺人的方法,偶爾用一下作為緩解情緒的權宜之計,對於幫助我們在極大的挫折麵前接受現實、接受自己,避免精神崩潰,很有益處。自慰也是一種情緒的放鬆,放鬆對自己的期望,放鬆對自己的約束,使緊張和焦慮的心理解除,就可以達到控製不良情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