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發揮小學體育教學的素質教育作用探析(1 / 2)

如何發揮小學體育教學的素質教育作用探析

素質教育

作者:許麗平

【摘要】體育教學在小學教育課程中顯得尤為必要,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強人的體質,促進人體的身心健康。但受學校環境與條件的限製,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仍普遍存在著很多問題,尤其是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極為突出。本文就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出發,分析了素質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必要性,並對如何充分發揮小學體育教學的素質教育作用作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體育教學 素質教育 思想意識

一、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仍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製約著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從而使得學生不能得到很好的體育鍛煉,其主要表現在:學校領導體育教學意識淡薄、專業的體育教師與教學設施資源的缺乏以及體育教學模式過於傳統單一等等。

1.體育教學意識淡薄,缺乏專業的體育教學老師。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學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忽略了體育教學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而認為小學體育課程可有可無,反正體育課程也沒有被列入考試範圍內,學生應該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語文、數學等考試科目上,從而使得體育教學不能得到很好的開展。同時,大多學校缺少專業的體育教學老師,而是將體育課作為附加課程分配給其他科目的老師,他們並沒有學習過專業的體育理論知識與相應的體育技能,試問又怎能正確地指導學生進行體育學習呢,因而學生並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2.體育教學設施資源嚴重缺乏。我國大部分小學體育教學環境與條件甚是艱苦,甚至部分小學處於偏遠的山區,學校體育場地太小根本不足以開展體育教學,同時由於學校資金短缺,無法購買足夠的體育器材供學生鍛煉,教學資源的嚴重匱乏已遠遠不能滿足體育教學的要求,由此而嚴重製約著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3.傳統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受環境與條件的製約,不少體育老師仍沿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對學生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過分地強調了老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而學生成為了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缺少自主學習與練習的實踐,而課後學生又缺少足夠的體育資源進行學習鍛煉。同時,老師的教學方法以及組織形式太過於陳舊,不夠具有新意,並不能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學習的興趣。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僅僅把體育課程作為一門形式課,對學生采取“放羊式”的課堂教學,毫無課堂紀律而言,學生喜歡上課就來,不喜歡上也可以不來,甚至部分其他科目老師竟霸占體育課來進行考試科目的複習,從而致使學生本應有的體育課時間得不到保證,這樣的體育課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學生也無法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

二、小學體育教學的素質教育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