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可記得主力部隊都在外島沿岸掃清敵人的勢力啊?”
“這你就錯了,我們本國的主力部隊一直在準備著船隻和渡海的裝備,時機已到就會全麵向內島進發,講敵人徹底殲滅。”
指揮官話鋒一轉,說道:“我們在外島掃蕩的部隊並非本國的骨幹部隊,而是一支郎德當地投靠於我們的軍閥罷了,而科威爾元帥派他們沿岸掃蕩的泳衣並不在於攻下內島,而是由於某種關乎著更加龐大因素的原因。這是科威爾元帥一直提起的,叫做‘民族認同感’的東西。必須摧毀郎德人的民族認同感,才能為祖國取得最大利益的勝利。”
在外島,從科威爾在外島的東海岸建立了根據地之後,薩萬便帶領他的部隊踏上了征途,這支原本隻有數萬之眾的軍隊從東海岸一個小鎮出發,一路向北,現在已經為金櫻勢力向西開拓了一千多公裏的生存空間。
但是這一路上並不輕鬆,由於薩萬背叛郎德民族的事情早在西方軍隊和新的皇位繼承人入住內島之前就被內島的統帥們所得知,所以整座郎德大陸上早已建立了反對薩萬的聯盟,軍閥們之間的規則很簡單,不管是誰,凡是見到薩萬的軍隊,先取下他的狗頭再說。
因此,正像半個月前勞倫斯的北伐軍隊一樣,薩萬的軍隊同樣麵對了各個地區軍閥的反抗,從一個鎮的遊記部隊,到一座城實力強大的軍隊,從保留著遠古郎德風俗的怪異戰鬥方式,到規模龐大的正規軍隊,薩萬的軍隊在頭幾天就已經死傷慘重。
但是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軍閥首領,他非常清楚郎德軍隊會因為什麼而喪失抵抗力。在現在這沒有中央領導人的時代,在這沒有那個人能夠真正意義上統治整個郎德大陸的時候,隻要你拿下了軍閥首領的項上人頭,整個軍閥都會迅速的歸降,因為士兵們早已習以為常,對於他們來說,改變的僅僅隻是一麵旗幟和一套軍裝罷了,假如夥食可以變得更好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因此,薩萬在每一場之後總能夠擴充手下的兵力,漸漸的,他手下的軍隊從區區數萬人成長為20多萬的龐大軍隊。最奇怪的事情時,薩萬的每次戰役都會從包括自己部下的各個軍閥投降軍隊之中抽出來一部分加入戰鬥。不管最後是誰幸存下來,是誰全軍覆沒,是誰英勇前進,是誰抱頭鼠竄,他都不過問。活下來的就拿好號碼牌,等到前麵排隊的走完一輪再輪上自己。
薩萬在揉麵團,在揉一團很大的麵團,他從各個地方都摻來一點麵粉和油水,讓所有的佐料充分融合,這或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原本鬆散的麵粉最終都會變成一團堅實的麵團,伸縮自如,難以撕裂。即使他手下有人反複強調著“隸屬部隊”的重要性,但是薩萬從來不聽,自己部下的怨言越來越大,反響也越來越惡劣,但是這種現象在一天之內就消失了,因為那一天輪到抽簽上戰場的“隸屬部隊”尤其的多,沒有人知道薩萬到底在下一盤什麼棋。
他最信任,同時又最信任他的一個軍官對他說過:“告訴我,薩萬,到底是什麼驅使著背叛了遵守半輩子的‘團結宣言’,到底是什麼力量讓你為東方人服務,與自己的族人為敵?”
這個軍官的眼神之中沒有一點責備。
薩萬回頭看著身後一麵麵倒下的軍閥旗幟,看著一件件軍裝被拆線支撐新款式的衣服,心中居然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他歎了一口氣,對那個軍官說:“我的祖上當年可是為郎德王室工作的,雖然是個屁大的芝麻官,但是在當時也足夠風光了,雖然並沒有那麼的闊,但是也算是有吃有喝,我的家族也非常重視教育,尤其是所謂的曆史教育和愛國教育。想要愛國,就得先了解曆史,我的父輩是這麼對我說的,我也一直奉行這句話,但是在這個曆史流失的時代,必須得有一股足夠強大的力量才能股真正激發起這股愛國的力量,這力量遠勝於什麼‘中央領導人’,遠勝於‘團結宣言’,這股力量叫做‘民族認同感’。必須重新建立民族認同感,才能夠取得世世代代的長遠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