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若惜來滬(1 / 2)

所以對如今的劉徹來說取得參賽的資格就變得尤為重要。他必須在20個交易日內實現至少百分之四十三以上的收益率,才能擁有一萬元參加“校園股神大賽”。

此時的劉徹正待在自己校外租的房子裏,坐在電腦桌前仔細思考著操作的思路,他要把一些思緒理一理,這樣才能在剩下20個交易日的操作中有章有法,遊刃有餘。

傳統的操作股市盈利的方法是買入看漲的股票,等其大漲後然後賣出實現獲利,這種方法是市場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采取的方法。這種傳統的方式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股票的上漲取決於很多因素,首先是大盤在良性上升的情況下,其次你所選擇的股票的莊家要有拉升的意願,但是莊家為了取得籌碼的成本優勢,通常會反複打壓股票嚇出散戶,或者來回震蕩在時間上磨死散戶。在一般情況下一隻股票在20個交易日內,能有30%的漲幅已經算是大牛股了,所以股市的高手采取的往往是利用股票在上升過程中高拋低吸,快進快出,實現收益的最大話。譬如一隻股票在一個月內從20元漲到26元,那麼就是上漲了30%,20元買入者26元賣出就盈利30%,但是對於一個股票高手來說不是這樣的,因為股票的上漲往往不是一氣嗬成的,它在上漲的過程中會有回調,那隻20元的股票會先上漲到23元再跌回21元,再從21元上漲到25元,再從25元跌回23元,再從23元漲到26元,完成上漲,所以對股票高手來說他實現的收益是(23-20)+(25-21)+(26-23)=10元,也就實現了50%的收益(還不考慮複利)。這也就是之前陸紹采取的波段操作法。

但這種方法不是最佳的,因為隻有在股票上漲的過程中才能顯示其強大的威力,如果碰上市場低迷也是束手無策的。

而劉徹在《法禪論》中學到另一種方法,就是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利用股票日間的振幅實現盈利,譬如說一隻股票一開始是下跌了5%,你買入,它在收盤時是上漲了1%,看似這隻股票隻漲了1%,但實際上你已經實現了6%的收益。當然這種戰法的前提就是對於市場多空力量轉換的充分理解,以及對技術位的精確把握,這看簡單的兩句話,卻是很多資本市場中的人追求的終極目標,因為掌握了這兩點股市就如同提款機一般,隻有市場有波動,就能實現盈利,想想要在市場中每天都找到上漲7%以上的大牛股是多麼的困難要有大盤和莊家的雙重配合,而要找上下波動7%的股票還不是一抓一大把。不要小看那7%,每天如果能實現7%,一年按照複利計算就是1.07的240次方是一千多萬倍,也就是你投10塊錢你一年後就成億萬富翁了。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這裏有一個市場飽和的問題,當你的資金過億時就不可能這樣操作了,因為你的大資金將會影響市場的價格。所以大資金的盈利方式與小資金是完全不一樣的,這點在《法禪論》裏寫的明明白白,資金越大,技術層麵的影響就越弱化,而戰略及宏觀方向的作用就越突顯。

但是對於劉徹現在的資金量來說,進行波動振幅的操作是綽綽有餘的。

忽然,劉徹的手機響起了將他從無邊的思緒中拉了回來,劉徹一看居然是宗若惜,他興奮地接起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