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陋室銘》《兵車行》(3 / 3)

山轔轔,雲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陰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天府開邊意未已。君不聞葬兵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複葬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修士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這首《兵車行》本是杜甫所著詩詞,傾訴了人民對戰爭的痛恨和它所帶來的痛苦。地方官吏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橫征暴斂,百姓更加痛苦不堪。這是詩人深切地了解民間疾苦和寄予深刻同情的名篇之一。

如今,黃書將詩中的一些不合此界此景的文字改了一番,但其中對於戰爭之害的描述,依舊令人曆曆在目,栩栩如生,好似就在眼前發生一般!

隨著這詩詞之聲傳出,並無異象誕生天際,但一時之間,所有聽聞之人,卻是陷入了深深的沉醉之中;甚至暗自垂淚不以;

葬兵古界,本就是上古戰場,危險無數,地下,要應對葬兵,地上,要應對星獸,人族隻能在中間苟延殘喘,

這裏的人族,從一出生,就要時刻準備著戰爭,準備著那一日會死於非命,每個人都有過親人死於荒野,死於星獸之手,

人們常言,葬兵古界的修行之人,各個冷酷無情,動輒殺人害命,卻那裏知道,這些人裏沒多少人喜歡戰爭,也沒多少人喜歡殺人,

但那種戰爭帶來的絕望,總歸需要有人去承受,因為他們不承受,就會死更多的人,包括他們自己;戰爭有時候帶來的不單單是破壞,有時候帶來的還是守候和希望!

看著山外,那些聽了詩詞之後,各自默默垂淚之人,天機老人不由發出一聲歎息,雖說並沒有被詩中的文氣所迷,

卻終究是無法昧著良心,說這首詩不好,單單看這些人的反應,結果如何,一目了然;

……

九天一片皚皚濃雲之上,托著一座巍峨高聳的大山,隻見那座山,真是好山:高山峻極,大勢崢嶸。根接昆侖脈,頂摩霄漢中。

白鶴每來棲檜柏,玄猿時複掛藤蘿。日映晴林,迭迭千條紅霧繞;風生陰壑,飄飄萬道彩雲飛。幽鳥亂啼青竹裏,錦雞齊鬥野花間。

隻見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凜凜放毫光;萬歲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氣。崖前草秀,嶺上梅香。荊棘密森森,芝蘭清淡淡。

深林鷹鳳聚千禽,古洞麒麟轄萬獸。澗水有情,曲曲彎彎多繞顧;峰巒不斷,重重迭迭自周回。又見那綠的槐,斑的竹,青的鬆,依依千載鬥穠華;

白的李、紅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爭豔麗。龍吟虎嘯,鶴舞猿啼。麋鹿從花出,青鸞對日鳴。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萊閬苑隻如然。又見些花開花謝山頭景,雲去雲來嶺上峰。

“果真是仙山福地!”望著這座大山,黃書不由發出一聲震撼的感慨,

在拿到推薦信之後,他就馬不停蹄的前往天秀宗,當然,因為天機老人的害怕表現,黃書擔心此行不順,

為了以防萬一,黃書除了帶上了小五以做趕路之外,小金和小烏幾人,則放在了天機山,由天機老人照顧,

順便也讓祝火他們將天機老人送的那座合天府收拾收拾,好方便招賢納才;不過天機老人卻很是懷疑,黃書去了天秀宗之後,還能不能回得來!

但在看過這座仙山之後,黃書心中不由懷疑天機老人所言是不是危言聳聽了,

這麼一座仙山府邸,單單看一眼,就覺得心曠神怡,自生善念,心胸開闊,住在裏麵的人,就算是在怎麼差,也不應該壞到哪裏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