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趙弘已經憑借這次事件的巧妙處理,再次在軍中樹立起了威望。見到台上的頭領們都統一了意見,台下趙弘部的軍士都高聲喊了起來:“渠帥英明!渠帥英明!”
聽到趙弘部的軍士呼喊,龔都的部眾也跟著喊了起來,因為昨日副頭領王鋅同意推舉趙弘做渠帥一事,他們的頭領龔都似乎沒有反對。
而看到兩個部曲的兵士都喊了起來,孫仲忙示意自己部曲的兵士也跟著喊起來,雖說他的內心是極為不情願的,但是他可不想因此得罪於趙弘,因為畢竟從現場的場麵來看,似乎兩個部曲的弟兄都是擁戴者該死的趙弘的。
看著局麵重新回到自己的掌控之中,趙弘的內心不由的狂笑起來,不過在眾人麵前他依然保持著麵容的莊重與威嚴。
送廖淳去巨鹿,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然而這卻是趙弘一早就算計好的,因為如果這要是處決了廖淳,即便就是孫仲一手煽動、一力堅持的,那最後這處決命令也得自己來下,如果讓他孫仲來下,那麼這荊州渠帥的位置不就得由他孫仲來坐了嗎?而如果自己下命令,那麼龔都在給孫仲記上一筆帳的同時必定也得給自己頭上記上一筆賬,雖說跟孫仲聯手二打一,並不會輸給他龔都,但是目前整個荊州便隻有四萬人馬了,如果再這麼自相殘殺一下,那麼官軍再來時便隻有跑路的份了,如此即便是當上了這荊州的渠帥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有天公將軍若是怪罪下來也不好交代,因此他十分清楚這內鬥是萬萬要不得的。
另外,若是賣個人情給龔都,放了廖淳也一樣行不通。雖說龔都會因此支持自己做渠帥,而且龔都這人沒什麼心機,不似那孫仲般狡詐,隻是脾氣暴躁點但還是比較容易駕馭的,但是這樣一來孫仲定會利用兵士們的不滿來煽動鬧事,而且說不定會去天公將軍那裏告狀、甚至是汙蔑自己夥同龔都、廖淳害死渠帥張曼成,然後再自立為渠帥,這樣一來可就不妙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直接把廖淳送去天公將軍那裏,而且是由自己出麵送去,這樣不但省去了給廖淳定罪舉證的麻煩,平了眾將士的胸中的忿怒;而且對於孫仲、龔都二人也是兩邊不得罪,也兩邊不討好,做得不偏不倚,這樣一來便可以維持相對穩固的三足鼎立的狀態,相互牽製,不至於發生內訌;另外由自己出麵處理這事,正好在天公將軍麵前展示自己的才幹,讓他老人家看到,即便是他欽點的渠帥張曼成死了,荊州在自己的管理下依然是僅僅有條的,那麼這荊州下一任渠帥的位置也必定非自己莫屬了。
而倘若真有什麼意外,天公將軍又派來別的人來做這個渠帥,那自己這段時間在軍中樹立起來的威望也可以讓整個事情有回旋的餘地。
就這麼,在龔都的萬般無奈下,廖淳心甘情願的坐上了送往巨鹿的囚車,而二娃子何邑依然改不了死活不離開淳哥的毛病,他一定要跟著廖淳去巨鹿,不然說什麼都不答應。所以趙弘隻得同意他跟著去巨鹿,不過為了防止他在路上劫持囚車,所以夜隻好委屈他也坐在囚車裏,與廖淳一同押著去巨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