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不拋棄,不放棄,夢想就有開花的時候(3)(2 / 3)

男人問女人:“那天晚上,我來敲你的門,你為什麼不開門?”

女人說:“我在門後等你。”

“等我?等我幹什麼?”男人說。

“等你敲第10下才開門——可你隻敲了9下!”

男人和女人都為這件事後悔了。女人後悔自己過於執拗,她完全可以在男人敲第9下的時候把門打開,或者在他離去時把他叫回來,這樣,她已經很有麵子了,為什麼非要堅持等那第10下不可呢?

男人呢?幾十年後如夢初醒:原來那扇門並沒有關死呀!可我為什麼不繼續敲下去呢?隻要多敲一下,一切就會完全不同了啊!

感悟:

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會有許多錯失,有時錯在固執地堅持了我們不該堅持的東西,卻還是一直堅持著;有時則是錯在不該輕易放棄,而自己卻把它放棄了。該堅持的就要再堅持一下,隻有這樣,人生才不會有所缺憾。

每個人都是百裏挑一的,也都是最優秀的

傑西·賈克遜是美國著名的牧師,曾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家露天劇院傳道,當時台下人山人海,可是,他始終把注意力放在前座的黑人少年身上。

隻見這名少年一直坐立不安,不時長籲短歎。每當賈克遜把目光掃向他時,這名少年,總是立刻低下頭去,很顯然,這個小孩有很深的自卑感。因此,布道結束後,賈克遜立刻把握機會,前去與他寒暄,並說了許多鼓勵他的話。

這男孩羞怯地說道:“難道我們黑人天生就是低等動物是奴隸,一輩子都沒有翻身的機會嗎?”賈克遜牧師立刻拉起他的手,正色說道:“你和美國境內的每個黑人一樣,都是最優秀的,都是百裏挑一的……”

旁邊有一個白人聽了以後,向牧師挑釁地說:“是嗎?為什麼是這樣,我倒想聽聽?”旁人立刻鴉雀無聲,眼睛也全盯在賈克遜身上。這時,他不慌不忙地說道:“美國每個黑人的祖先均可追溯到非洲,也都是勇者的後裔,因為虛弱的人在離開叢林前已死亡,其他的也死在船上,所以殘存的不論在智力、體力及毅力上都是最棒的,何況……”他瞄了那白人一眼又說道:“何況這兩百多年來又受盡白人的壓榨欺淩,仍然屹立不搖,你們說,是不是最優秀的……”賈克遜的話還沒說完,旁觀者已爆出熱烈的掌聲。

這個黑人男孩長大以後,成為了一名出色的軍人,退役後加入了政府擔任要職。

感悟:

通常情況下,一個自卑的人,會認為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這樣下去往往就會一事無成。我每個人能來到這世界上,就說明是最優秀的。其實,無論是誰,都有自己的長處,在此基礎上如果再有足夠的信心,那麼就會創造奇跡。

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成功就會越來越近

牛頓16歲時,數學知識還很膚淺,對高深的數學知識甚至可以說是一竅不通。“知識在於積累,聰明來自學習”。牛頓下決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數學的高峰。在基礎差的不利條件下,牛頓能正確認識自己,知難而進。

他從基礎知識和基本公式重新學起,紮紮實實,步步推進。他研究完歐幾裏得幾何學後,又開始研究笛卡兒幾何學,對比之下覺得歐幾裏得幾何學相對淺易,便細心鑽研笛氏幾何學,直到掌握要領,融會貫通,之後發明了代數二項式定理。傳說中牛頓“大暴風中算風力”的佳話,可為牛頓刻苦鑽研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