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在當初投奔漢王劉邦的時候,曾發生過一宗險事。
那是春夏之交的時節。一天中午,天空灰蒙蒙的,碧綠的田野一片寂靜。這時從楚王項羽的軍營裏走出一個人,身穿將軍服,佩帶一把寶劍,警戒地四下看著,順著田間小路,急匆匆地向黃河岸邊趕去,這個人就是陳平。他偷渡黃河去投奔漢王劉邦。
陳平趕到河邊,輕聲叫來一艘渡船。隻見船上有四五個人,都是粗蠻大漢,臉上露出凶相。當時陳平早已覺察到,上這條船有些不妙,但又沒別的去路。他擔心誤了時間,楚兵會很快追趕上來,隻好上了船。
船隻慢慢離開了岸,陳平總算鬆了口氣,但他敏銳地觀察到,船上這幾個人竊竊私語,相互遞著眼色,流露出不懷好意的舉動。
“看來是個大官,偷跑出來的。”
“估計他懷裏一定有不少珍寶和錢,嘿嘿。”
坐在艙內的陳平聽到船尾兩個人這樣低聲議論,並發出陰險的笑聲。他不禁有些緊張,心想:“他們要謀財害命!我身上沒有什麼財物和珍寶,我隻是獨夫一個,隻有一把劍,肯定敵不過他們。如何安全地擺脫危險的困境呢?”
這時船到了河中央,速度明顯地減緩了。
“他們要下手了,怎麼辦?”陳平在上船時已考慮了一個計策。
他從船內站起來,走出船艙說:“艙內好悶熱啊!熱得我都快要出汗了。”
陳平邊說邊佯作若無其事地摘下寶劍,脫掉大衣,倚放在船舷上,並伸手幫他們搖船。這一舉動,出乎他們的預料,使他們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陳平很用力地搖船。過了一會兒,他又說:“天悶熱,看來要來一場大雨了。”說著,又脫下一件上衣,放在那件外衣之上。過了一會兒,再脫下一件。最後,他索性脫光了上衣,赤著身子,幫他們搖船。
船上那幾個人,看見陳平沒有什麼財物可圖,就此打消了謀害他的念頭,很快把船劃到了對岸。
感悟:
有時候,我們會處於十分不利的境地中,如果若任事情發展下去,一定會對我們造成損害。這時,不妨主動出擊,如可以向對方主動傳遞一些信息,讓對方對我們的情況有所了解,這樣往往能使對方放棄某些對我們不利的想法,從而使我們擺脫險境。
以勉勵代替指責,更能激發一個人的上進心
查理·夏布是全美少數人中年收入超過百萬的商人。1921年,安德魯·卡耐基慧眼獨具,提名夏布為新成立的“美國鋼鐵公司”第一任總裁時,夏布才38歲。
為什麼安德魯·卡耐基每年要花100萬聘請夏布先生呢?這幾乎等於每天支付3000多美元。難道夏布先生確實是個了不起的天才?還是夏布先生對鋼鐵生產比別人懂得多?都不是。夏布先生親自說過,在他手下工作的許多人對鋼鐵製造其實都懂得比他多。
夏布說他之所以獲得高薪,主要是因為他善於處理人事,管理人事。當有人問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時,他講了下麵這段話:
“我想,我天生具有引發人們熱情的能力。促進人將自身能力發展到極限的最好辦法,就是大家相互勉勵。而來自長輩或上司的批評,最容易喪失一個人的誌氣。我從不批評他人,我相信勉勵是使人工作的原動力。所以我喜歡勉勵而討厭吹毛求疵。如果說我喜歡什麼,那就是真誠、慷慨地勉勵他人。”
這就是夏布處世成功的秘訣。但是,一般人是怎麼做的呢?正好相反,假如他們不喜歡一件事情,必定對下屬大吼大叫;如果喜歡,就默不吭聲。
“生活中,我廣泛接觸過世界各地不同層次的人。”夏布說道,“我發現,無論多麼偉大或尊貴的人,他們和平常人一樣,在受到認可的情況下,比在遭受指責的情形下,更能奮發工作,效果也更好。”
這也是安德魯·卡耐基先生傑出成功的主要原因。夏布指出,卡耐基常常勉勵他人,讓對方感到被尊重與受重視,私底下他也是樂於勉勵,並希望得到別人的勉勵,如他說:“我幹得怎麼樣?要多多支持。”卡耐基甚至在墓碑上也不會忘記恭維別人,他為自己所寫的墓誌銘是這樣的:“這裏躺著一個人,他懂得如何迎奉比他聰明的人。”
感悟: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勉勵一個人。麵對生活和工作中不樂觀的情形時,指責一個人隻會使他更加喪失信心,而用勉勵和讚美來代替指責更能激發一個人的進取心和積極性。所以,在想要批評一個人時,少一點指責、多一些勉勵和讚美,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