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還沒完呢,也不知道張廷最終會不會聽愈彥的,真把丁鬆開除了。不過丁應平對這個倒不是太擔心。終歸他和張廷是多年的老同事,以往交情一貫不錯,張廷應該不會把事情做得這麼絕。
至於愈彥,他算個屁!
隻要張廷表了態,他還能翻得了天?在一個單位,得罪了二把手不算,還要得罪一把手,世界上不會有這樣牛叉的家夥吧!
丁應平就是這麼想的。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愈彥便坐上了開往安泰市的汽車,90年代公路交通還欠發達,有的鄉鎮甚至連一條像樣的土路都沒有,很多生意人都是趕著馬車去市裏做生意。
幸好兩地距離並不遠,兩個多小時的車程,顛簸了一路,愈彥總算來到了這座呼喚他的城市。
上身一件長褂,裏麵套著白色襯衣,下身穿著黑色長褲,可能天生或者後天陽光的傑作,愈彥的皮膚閃著淡淡的的小麥色,幹淨的臉龐加上儒雅的氣質,整個人越發顯得清新而健康。
看到這一身打扮的他,估計會讓很多人誤認他還隻是一個在讀的大學生,但如果再仔細觀察,他那雙善睞的明眸,絕對透著與年輕人不一樣的睿智和成熟。
雨後的天空總是碧藍和清澈的,安泰市也不例外,安泰市位於山魯省中部的泰山南麓,北依省會齊南,南臨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故裏直阜,安泰寓意“國泰民安”,是一座著名的文化旅遊城市。
站在嶽麓腳下,愈彥心裏說不出的暢快,不僅僅因為安泰秀色可餐的景色,還因為這一幕幕、一處處熟悉的環境,涼風習習,風聲陣陣,一時之間,愈彥寵辱皆忘,風吹入林,溪水淙淙,過往的不快仿佛都已隨風而去。
早上的市委辦公廳算得上整個市委最繁忙的部門了。
“鈴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響聲。
“喂,你好,我是劉斌。”一個中年人接起電話。
“你好,秘書長,這裏是值班室,有一個叫愈彥的人,他說有事到辦公廳。”電話裏傳來一個恭謹的男子聲音。
“恩,我知道了,你把他帶過來吧。”說完,中年人掛了電話。
掛了電話,警衛員很是納悶,聽秘書長的意思必然是認識此人的,可是市裏幾號重要人物的關係,他多少也清楚一些,可思來想去也想不起此人是誰,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警衛員說道,“這位同誌,你跟我來吧!”
“謝謝,麻煩你了。”愈彥十分客氣,畢竟第一來市委大院。
“沒關係,這我們的職責。”警衛員一時覺得這個年輕人倒也懂事。
在愈彥的意識裏,市委大院應該是那種在建築風格和結構都體現著一種壓抑和嚴肅的地方,倒不是說政府機關故作神秘,讓人不怒自威,而是他感覺,在這種刀光劍影的環境中長期工作,人往往會養成不苟言笑,甚至可以說是不近人情的性格,從而整個環境也隨著人性情變了。
與愈彥的想象不同的是,安泰市委大院內氣氛和諧,樹木參天,甚至還有幾棵少說也有百年樹齡的老樹,更吸引人的還是旁邊依溪水而搭建的假山,無論是亭台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還是花草樹木的映襯,都讓眼前的畫麵渾然天成,竟看不出一絲的雕琢之意,果真是美不勝收!
果然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從這小小的細節中便可以看出安泰人民樂山好水的詩人情懷,愈彥不禁感歎,想必設計者和匠師們也是生平多閱曆,胸中有邱壑,但他又搖頭一笑,或許也不盡然,泰山腳底成長,人們這種潛移默化中得來的創意靈感往往是別人要用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去學習和揣摩的,這種無形的財富才是泰山賜予安泰人民最大的恩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