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一章 鄧辰令(1 / 2)

桓廣急忙跳腳辯駁,“我沒有打你,是你自己昏過去的。”

“你捂住我的臉,我喘不氣。”

“你要叫人,我才……”

“黑頭,你閉嘴。”鄭綏喝斥一聲,桓廣不由縮了縮脖子,把下麵的話,又咽了下去,隻是不死心。

“阿娘,她比阿薑姐漂亮。”

這話一出,幾乎同時惹來鄭綏和那位娘子的側目瞪視,隻是鄭綏眼中,大半是吃驚,那位娘子的目光,帶著怒火,隱而未發。

鄭綏仔細瞧了眼麵前的娘子,約莫五六歲,一身孝服,長得如雪團一般,細眉大眼,眉心一點紅痣,越發顯得粉妝玉琢。

剛才她進來時行禮,舉止落落,沒有一絲怯生,該是受過極好的教育,出自大家。

“兒莽撞不懂事,得罪了,你是個懂事的孩子,別和他一般見識。”

鄭綏先替兒子黑頭告了罪,然後才問道:“你是哪家的孩子?我送你回去。”

“對,你是哪家的孩子,叫什麼名字?”桓廣急切切地插了一句。

其實,最開始,她在牛車上,她嘲笑他長得黑的時候,他是想打她一頓的,隻是溜上牛車,發現她長得漂亮,他就不想打她了,隻想知道她的名字。

她卻怎麼都不肯。

回來的路上,他問了一路,都沒有問出來,心裏格外沮喪。

“黑頭,你給我出去。”

“阿娘。”桓廣十二分不樂意。

“等會兒,等你阿舅回來,再收拾你。”鄭綏狠瞪了眼桓廣,再含笑望向麵前的娘子。

隻聽娘子細聲細氣地回道:“兒姓鄧,兒是鄧家十七娘。”著,微微行了一禮。

鄧家?

鄭綏在腦海中過了一圈,想不起建康城中姓鄧的人家。

“我阿兄是鄧辰光。”

鄧辰光?這名字,她好似在哪聽過,應該不是第一回聽。

又聽那位鄧娘子道:“我阿耶是鄧西河。”

話剛一落,鄭綏一下子恍覺過來,“你是鄧深遠的女兒。”她記得,鄧衝,字深遠,他擔任過西河太守。

果然,鄧娘子朝鄭綏點了點頭。

鄭綏一見,忙問道:“你家也來南地了?”隻是看著她身上的斬衰孝服,不由語氣艱難,“你阿耶……”

“我阿耶已殉城,我們在老家接到消息,隨叔父族人一起來了南地。”娘子已低下頭,淚水盈睫。

是了,鄭綏想起來了。

去年底,她在桓裕案幾上,看到的邸報,西河太守鄧衝及五子與城陣亡,唯有長子鄧辰光在家奴的護衛下,衝出高洽亂兵的包圍。

她當時還歎了句:忠臣孝子,豈能無後。

慶幸,鄧辰光逃了出來。

鄭綏望著麵前的鄧十七娘子,不由心生憐惜,安撫一番,然後立即派遣仆從去秦淮河邊的列肆,尋找鄧家人。

恰巧鄧家那頭也在尋人,幾乎一個來回的時間,便有了消息。

隨之,鄧家來了人。

鄭綏料到會很快,畢竟,不論誰家丟失了娘子,都會很擔心,但沒料到,來人竟是一位年輕的女郎,年約十五六歲,身姿窈窕,膚白勝雪,秀美的眉眼,間透著一份韌勁。

“兒是十七娘的阿姊鄧辰令,族中行十二。”著,進來的年輕女郎,在堂前跪下,朝著鄭綏行了跪拜家禮,“兒給鄭家姑姑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