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十娘每年都會把孩子的畫像寄給九娘,真關心孩子,也不必過去這一趟。”
“你這趟過去,不能耽擱太久時間,要越快越好,北地的局勢,瞬息萬變,良機,同樣是一閃而逝。”
瞧著袁循,尚且一臉疑惑,鄭緯少不得多兩句,“朝中已有了建議,東中西三線,同時出擊,你心裏要有個底,戰爭可能隨時都會爆。”
“五兄,我從含元殿出來時,阿耶還沒有下定決心。”袁循滿心懷疑,他是不太相信這話,但又因這話是鄭五郎的,平白添了幾分信度。
“就是因為陛下沒有下定決心,出征日期未定,所以你才更要抓緊時間,北伐可能是一個月或三個月後,但也有可能是明,抑或是後。”
眼下,南地四海升平,國泰民豐,
國庫充盈,北伐的軍費,最不用擔心,在此情形下,朝中一大半的人,都讚同北伐。
隻是鄭緯覺,自從袁仲宣稱帝後,帝位坐得越久,身上的那份果斷,又消退了不少,加上他生性多疑,以至於在許多重大國策上,越地舉棋不定起來。
南陽宗家的部曲,多數跟著宗侃去了邊境,鄭家的部曲仍據守於滎陽……若大齊北伐大軍,與北地與世家大族及地方豪強相結合,平定叛亂。
統一,將指日可待。
隻要一想到這一點,鄭緯整個人就熱血沸騰,“你明日就去臨汝。”
“但九娘……”
“別再考慮這些了,你要是不放心她在東宮,讓她帶著歡郎,來鄭家住一段時間。”
袁循見鄭緯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隻得輕嗯一聲。
隻是第二日,鄭緯回府,接到消息,歡郎送去了宮中,袁循帶著九娘一道離開了京城,鄭緯氣得砸碎了一個象牙筆洗。
“九娘回建康後,你得好好訓導一下她,沒她這麼胡來的。”鄭緯一回內院,就和謝幼蘭起這話。
謝幼蘭先是一驚,爾後,心中了然,瞧著鄭緯臉色鐵青,隻得出言勸道:“阿九是出嫁女,她又是好幾個孩子的娘親,三十多歲的人,要真這麼做,她臉上也過不去。”
“況且,袁家那邊,都沒有話。”
在謝幼蘭看來,九娘會這麼做,也和袁循的縱容不無關係。
袁家那邊,對此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著他們夫妻倆胡鬧,太子妃真成了東宮的擺設。
“袁家是袁家,哪怕她出嫁了,她還是鄭家女。”鄭緯跪坐下來,接過謝幼蘭遞過來的茶碗,抿了口茶水,“你得對,這事不能你去做。”
頓了頓,又望著謝幼蘭道:“得讓長輩去和她,就請十八嬸。”
如其不然,也太不像話了。
袁循的耳根子,軟得讓他無語,明明都已經答應他,一轉個身,就改了主意。
和著,他昨夜裏,白費了那麼多口舌。
簡直是對牛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