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四章 大小事(2 / 2)

阿舅官任侍中,門下省長官,負有諫諍之責,並有封駁詔令之權。

隻是阿舅讓他把幼孫阿候帶走,無異於做了托孤的準備。

“崔家會有其他安排,你就別操這些心了。”

鄭經神情變幻莫測,李氏瞧得一清二楚,遂不再多過問,喊了聲阿郎,“阿家(婆婆)和阿翁的墳地在陳留,我和阿一不回滎陽,回陳留居住。”

到這,握住鄭經的手,含笑道:“不管你在哪,要記著,我和阿一在陳留等你回來。”

“放心,我不會忘記。”入手觸感冰涼,令鄭經臉上的笑容,變得勉強起來,單手摸了摸李氏的頂,不經意,幾縷銀絲乍現。

禁不住,心中湧上來的酸意,還有滿滿的愧疚之情。

那年,她身體虧損後,一直沒好起來,這些年,又為了他,外和六親,內睦九族,凡事顧慮周全,勞心勞力,無一日懈怠。

疾醫每每都,思慮過重。

昨日猶新婦,相伴二十載,今朝鬢染霜。

他不是沒想過,把她帶去九原。

然而,他和宗侃此番去九原,在旁人看來,無異於貶謫邊關,前途福禍難定。

且九原是苦寒之地,她身子又不好,跟著去,哪裏受得住。

雖然姑父李社在九原郡做了近二十年太守,但九原的軍務,一直掌握在邊境鮮卑人手中。

其餘三郡,蓋莫如是。

近幾年來,朝廷對邊境軍隊的撥糧,一年比一年少,相應的,對邊境郡縣軍務的控製,越來越薄弱。

草原上的柔然,虎視眈眈。

朝廷內憂不斷,阿舅最擔心外患又起。

所以才讓他和宗侃去九原郡。

隻是宗侃除了個名頭,其他什麼都沒有,他隻能從自家部曲中挑選精壯勇士,自備糧草,一起帶過去。

“阿郎……”

“怎麼了?”鄭經回過神來,低頭懷裏空虛,李氏已在側旁坐直了身,於是望向李氏的目光帶著一絲詢問。

“阿和今日過來,和我起,她打算把阿羅帶去九原。”阿和是指四娘鄭紛,她會帶兒女與宗侃去九原。

阿羅是指十一娘鄭蔓,替十娘鄭綏嫁去王家,第六個年頭,鄭經把她接回鄭家,重新挑選了一門親事。

隻是嫁過去一年不到,夫婿又死了。

她又無兒無女,於是又接回家來,寡居至今。

李氏看了眼鄭經,見他沒出聲,又繼續道:“我答應阿和了,如今洛陽及滎陽,知根知底的人家,看不上阿羅,旁的人,阿羅自己又瞧不上。”

“到底是我們虧欠了她,有合適的,讓四娘再給她擇門親事。”

鄭經點點頭,“交給四娘,你就別操心她的事了,熙熙那裏,也跟從前一樣,不必透露。”

“這個我自是知道,隻是阿羅再嫁的事,這一回,我們別多幹涉了,總得她自己點頭。”

李氏瞧著鄭經神情微變,不甚讚同,搶在他開口前,又道:“這話,我已經叮囑過阿和了。”

“行,都聽你的。”鄭經苦笑,家中事,他大多數時候,傾向於聽李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