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簡帝順德元年,冬,北燕文成帝禦駕親征,領兵十萬,分東中西三路,南征大楚,東線自南梁郡,抵徐州,中線過南穎川郡,下陳郡,西線直逼襄樊城。WwW COM
大軍一路勢如破竹,使得大楚舉國震驚。
鄭綏惦記著兒子黑頭,恨不得立即趕回徐州才好。
“十娘,你先冷靜點。”
傅主薄阻攔住鄭綏,“徐州地勢險要,又是南地門戶,桓將軍經營十年,絕不會這麼輕易被攻破,退一步講,縱使徐州城破,安常他們必定能把郎君送出來。”
鄭綏已氣急敗壞,她一向不喜歡戰爭,連日來堆積的情緒,一下子爆了出來,問道:“大楚和北燕,不是早就議和了,怎麼又突然打起來了?”
“國與國之間,有和必有戰。”
傅主薄到這,把手中的的邸報與信箋遞給晨風,讓她轉給屏風後的鄭綏,“政權南遷以來,朝廷無時不忘北伐,收複失地,同時,北方的胡族,也一直希望南征,侵占南土,從前的議和,於雙方的來,不過是權宜之策。”
“十娘,偽夏的毌丘氏覆滅後,北方已重新統一了。”
是呀,北燕統一了北地。
自文成帝親政以來,北燕都城從平城遷至洛陽,達六年之久,境內政事通達,百業複興,這幾年,鄭綏身在徐州,聽從洛陽來的遊俠商賈:洛陽城風物繁華,已不減徐州,甚至不輸京都建康。
而眼下,南地政權更迭,時局不穩,又剛經曆一場兵亂。
有可能還會有一場更大的爭奪與混戰。
北燕此刻南征,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領兵十萬南下,野心可謂不。
畢竟,近些年來,兩國出動兵馬,鮮少有過三萬人次。
晨風遞過來的邸報和信箋,鄭綏放在身前的幾麵上,並未立即打開查看,這上麵所報的前線局勢,傅主薄來找她時,已口述與她了。
桓裕現在駐兵荊州城,接手了襄樊城的防衛,東線南梁郡失守後,桓鋒退守徐州,倚靠徐州的城牆及兵力,尚能抵擋,唯有中線,可以是全麵潰退,連失陳郡、淮川、臨渙,再往前,將深入大楚境內三百裏。
一旦北燕攻下豫州,大軍將會直抵建康。
如此一來,中線戰局狀況的結果,關乎著大楚的生死存亡。
朝廷已晉封驍騎將軍蔡望為前將軍,以袁徹為軍司馬,領兵三萬,火增援豫州城。
前線的戰事,緊張而激烈,偶有屠城的消息傳來,鄭綏身在臨汝,聽得提心吊膽,幾次想回徐州,然而傅主薄不讓她踏出玉衡苑半步。
半月後,鄭緯回臨汝時,東線與中線的戰事,已處於拉據狀況,唯有西線,桓裕把北燕的軍隊,逼出襄樊境內,推到原本兩國的邊境線上。
不再北進。
遵守著他的誓言:此生不得北擊大燕。
當初調動部曲之事,鄭綏怕被五兄鄭緯訓斥,之前,她恨不得不見五兄才好,但如今,她恨不得早些見到五兄,因此,聽到五兄回臨汝的消息,她是最高興的。